云气下方的庞然山体之中,有数不尽的阆苑琼楼,瑶台银阙,其中点缀着色彩缤纷的奇石异树,瑶草琪花。
高崖绝壁上,不时有异兽珍禽,出入洞府林海,其声啼鸣,自成妙章,果是一派祥和宁静的仙家风范,人间难寻的神仙福地。
正此时,远方山麓的丹枫林海之中,出现了一匹头颈雪白,身有斑斓的高大异兽。
只见它身负一人腾空而起,四蹄凌空虚踏,直取山腰而来,所到之处,一条殷红如血的长尾,随风摇摆,散发出道道赤红霞光,延绵身后三五里远。
蹄声如雷,霞光耀彩,此方动静非小,所过之处但凡没有闭耳修炼的人,自然是如雷贯耳。
一时间,引得各处议论纷纷。
一座飞檐翘角的阁楼之上,两位刚刚做完早课的修士,倚栏而立,遥望鹿蜀背上那人。
只见他头上黑发如墨,用一根短木簪子,挽成一个朴素发包,身披一件灰白直裰宽袖袍,腰束一条长短玄青飘丝带,脚踏一双白玉蛛丝清凉履。
其貌平凡,不见神异。
左侧一人伸出手掌,接过一团彩霞,看着它在掌心如星灿烂,转头一脸羡慕的对身边之人问道:
“王师兄,你说鹿蜀自打跟随掌门来到我们阳山,可有第二个人,能够骑着它纵横往来?”
“我敢肯定绝对没有,哪怕是掌门真君屈指可数的几次乘骑,我也只从师叔伯们口中听说过,平时相处都以半友相待,哪能像他这般,真个用来代步的道理?也不知道为何?各位师叔师伯竟不出面管管?”
“怎么管?鹿蜀愿意,师叔伯们还能说它什么?外务楼与秋风原的距离,他一个新入门的弟子,还能走着过去不成?再说山中律令,可没有不能飞行的条咧。”
先前问话之人不以为然,阳山六峰距离甚远,除却几个重要地方,不能随意进出,其余所在,向来不禁飞行,无论是驾驭法器还是乘骑灵兽,只看各自本事。
王师兄听完,冷哼一声,不满的道:“吴师弟此言差矣,鹿蜀管教不了,那叫路不平的弟子,总该知晓一点分寸吧,刚刚入门一年,不寻思好好修炼,哪有一个多月来,每日里骑着鹿蜀,招摇往来的道理?”
显然,以鹿蜀在阳山的地位,这位王师兄是很反对,除了掌门之外的其他人,将其当作代步的坐骑。
吴慕白暗暗摇头,没再说话,任凭手中彩霞渐渐飘散一空。
于他看来,修行之人,本就不该被诸多规矩束缚,对比其他门派的闲散自由,正阳门已经说的算是规矩森严了。
好在这些规矩律令,既是底限,也是上限。
好在掌门真君威严甚重,无论是谁掌管刑律,向来不敢有所越矩,只要律令之上没有严令禁止,门下弟子便是百无禁忌。
他觉得这样就挺好,比如现在这种情况,哪怕有不少长辈,都和王师兄一样心态,觉得门下弟子乘骑鹿蜀出行,有些逾越,碍于门规,也只能稍加劝诫。
说了几次没有效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何况同门之中,多的是豢养灵兽之人,只要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影响他人,长辈们也是向来不管。
也就是自己没那机缘,获得鹿蜀认可,不然的话,只会比那叫路不平的师弟更加高调。
听这两人对答,所说的言语,既不是襄、薛官话,也不是鲜于口调,而是在修士之间,流传古久的中洲雅言。
其实,这所谓的中洲雅言,在上古之时,并非只有修士才讲,世间的凡俗百姓,大多也能用此交流。
只是语言这种东西,口口相传,从来都是跟着环境的变迁,而变化的。
随着人口繁衍,地域扩张,王朝更迭,中洲各地的通用语言,也就和古早的中州雅言,渐行渐远,乃至于两人对话,变得鸡同鸭讲。
世俗之间的凡人,至多不过百年光阴,七八代人过后,还有谁人记得以前的口音。
纵然有些文人大家,想要正音训诂,大抵也是人亡政息。
修士寿命悠长,上述变量,自然小了许多,是以原本通行天下的语言,也渐渐变成了修士独有的交流方式。
好在读音虽然面目全非,字体倒还一脉相承,所以一个会识字的凡俗之人,只要熟悉了各种字体的变化沿革,学习起来倒也方便。
闲话扯远,且言归正传。
只说前方鹿蜀,脚程甚快,雷鸣般的马蹄声响,刚刚还在耳边,须臾之间,已然踏足山腰一座殿观门前的石铺地板之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书日常,宿主已疯,反派你快跑 万界国运:我有神魔祭坛 捕猎都市 穿越之古境探秘 贺总别装了,姜小姐要嫁人了 迷雾之夜的诡异 跟我回家的美女居然是富婆 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 一曲笙歌落 从扮演长离开始,护人间万世太平 逆风决 穿成了刁蛮千金的我想改头换面 神灵的存在方式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武道之路求索 恶魔躲在月光里 莲花楼一念莲花 玄幻:傻子开局,从猎户开始修炼 中原行 毒医纵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