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此类的原因还有很多,重重因素下,她也是现在才第一次来。城门上方的墙壁上镌刻着两个大字景县,门口站着两个兵士,在收进城费,一人一文牛车五文,价钱还挺贵,为了省钱,她大哥和牛就只好在城外等了,好在并不只有她一人。“行了,就按在家时说好的那样,各自去买东西吧!买完东西后就出城等着,记着,银钱省着花。”“知道了,娘。”说完李春华就带着刘芳走了,并不想跟她儿媳妇一路,她们要先去李记布庄把绣品卖了。刘芳想着第一次进城,买的东西恐要多一点,就特意赶制了一副猫戏蝴蝶式样的大图,估计能得个四两银钱。而李春华要卖的绣品就多了,她自己做了二十个荷包,每个能卖到二十五文一个,众儿媳妇托她卖的荷包、手帕约有一百二十来件,大概能有一两多银钱。卖绣品还不是最重要的,李春华主要是想把李记布庄的李掌柜介绍给自家闺女认识。以前闺女不想来城里,绣活都是她卖,以前年龄小还好说,现在年龄大了,要是与李掌柜关系搞得好,这好处可就多了。她和李掌柜是老相识,以前做丫鬟时都是在李记布庄卖的绣品,那时李掌柜还是郡城的李记布庄的伙计,现在已经是景县分店的大掌柜了。关系好,至少她能不给钱就拿走布庄大部分的布头,大的布头能拼衣裳,小布头也可以自家做荷包、鞋子,十分划算。“李掌柜,新年好啊!看您店里,真是红红火火啊!这是我老女,最是乖巧不过了。”李春华带着刘芳走进布庄,一眼就看见李掌柜。李掌柜长相普通,面带微笑,双眼有神,不时有精光闪过,是个笑面虎,这是刘芳的评价。李掌柜看见李春华也高兴,不说两人的交情,单是李春华的绣品就让她瞩目了,是这景县数一数二的绣娘。“都是托您的福,我也就混口饭吃。这闺女长得真好,多大了?”刘芳行了个礼,“回李叔,我今年虚岁十一了。”又是一通寒暄,李春华和刘芳两人来时一大包东西,离开也是一大包东西外加一匹织染的比较好的浅粉色细棉布,大包是布头,棉布是李掌柜送给她的见面礼,真是财大气粗,这匹布怎么说也得值个四百钱吧!作者有话要说:人长大一点,副本才好开启呀!☆、常态这年代的城市饶是再繁华却也连现代的三线城市都比不过,生产力实在是不够看,但这并不妨碍它独特的美。景县在广阳郡的同级县城里,排名只能算中等。全县约有一万四千户人家,县城有四千户,其余一万户都分布在景县周围大大小小三十几个村落中,算得上是个大县。人多,景县县城还比较繁华。尤其是眼下正值年关,赶集置办年货的人也多,街上热闹极了,来来往往的人,做买卖的讨价还价声,喧闹极了。刘芳紧紧的拉住李春华的胳膊,生怕被人群给挤散了,好在虽然吵闹了点,但刘芳的要紧事却也办了不少。其实她一没长大的孩子能有什么要紧事,免不得就是吃吃喝喝,像那如意斋的好几样糕点,她惦记着要多买一点。糯米水晶糕是她最爱吃的糕点,二十文一斤呢,以往她没来过不知道卖的这么贵,可她爹每次送货都会给她买上一斤,打一个月三斤来算,也得六十文,要知道一斤精米也才八文,她吃的不是糕点,是她爹略显深沉的爱呢!还不止如此,她一个月还要吃别的零嘴,自家出产的花生、瓜子就不提了,县里如意斋的桂花糕、碧玉紫金糕,食味坊的脆皮鸭,以及城东饼铺的葱油饼,花钱不少。当然,这些零嘴平时都是在自己房里吃的,也没拿出去引争端,在乡下,一个女娃嘴馋好吃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即使她有钱能买得起,也会被人说嘴,毕竟哪一家都不想娶上一个好嘴的媳妇。因为要过年了,李春华也花了三十文钱买了一斤冬瓜糖,两斤馓子,回去给家里的孙子孙女甜甜嘴,反正也要不了多少钱,她一贯是面子做得极好,村里哪个不说她李春华处事大方,管家管的好的?这人啊,甭管怎么说,有个好名声那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冬瓜糖和馓子受到了家里孩子的欢迎,一个个的拿着糖就往嘴里塞,可李春华是不会全部分给他们的,冬瓜糖确保一人有一个,馓子分了半斤,便把剩下的都拿到房里收起来了。她也不贪这点东西,闺女也不喜欢吃这些,这是以防他们直接给吃完了,留着以后再吃。要知道一次吃完,就不记得她这奶的好了,分成几次,有个惦记的东西,还不得老实的听她的话。正因如此,李春华在孙子孙女的眼中并不是那种恶奶奶,反而有几分亲近,毕竟李春华隔上两月就会分他们点糖吃,犯了错虽免不了减少饭量,但也不动手打他们,都是自家爹娘动的手。熬鹰一样,把他们给熬熟了。农家的孩子吃点糖不容易,他们家还好,偶尔会买一点,自家产的蜂蜜也能捞上一点,但是其他不如刘家条件的人家,除了格外疼孩子的,基本上那些孩子一年难得吃一回糖。即便是孩子自己在山里弄来的蜂窝,也会被大人给拿到城里卖了换银钱。大人和孩子不一样,他们总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总想着不断的攒钱买地修房子。住茅草房的,想着修一个泥草房;住泥草房的,想着修一个泥砖瓦房;住泥砖瓦房的,想着修一个青砖瓦房;要是在乡下有了大宅子,便想着搬去城里。总之,大人总是想着房子,为了实现梦想,甚至不惜节衣缩食,不只苛刻自己,连孩子也跟着受苦。村里的孩子大都很消瘦,有些甚至是肋条清晰可见,身上的衣物都是补丁摞补丁,要说这些人家真没钱吗,不见得。大柳树村离县城近,脚程快的两刻中就到了,来钱还是很容易的。就是再笨的人,勤快一点,每天卖柴、卖菜,一天也能赚上个几斤糙米钱吧!不管怎么说,自家人的肚子是填的饱的。乡下的大人只管吃上七分饱,便说是饱了,哪怕是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他们才不会管你营不营养?毕竟乡下祖祖辈辈、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养孩子的,粗着养,皮实。所以啊。乡下孩子的染病夭折率是比城里高的,当然离县城越远的村子,那就更高了。很快便是年初二,李春华不用回门,刘家的几个媳妇都拎着李春华给准备的年礼回门去了。两斤猪肉,两斤酒,这是五个媳妇婆婆的,一斤猪肉,一斤酒,这是孙媳妇的,不好也不坏,村里的标准年礼,任谁都不能说李春华这个亲家做的不好。按照媳妇给家中做的贡献来,儿媳妇上交一半银钱,孙媳妇不交钱,公中出这些礼足够了。况且,李春华知道她们会拿私房钱填补,至于填补多少,那就看心意了,不管怎样,好处是她得了。晌午过后不久,几房人就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天冷,也不是没有事做,刘光远接了个大单,要元宵节过后就得给主人家送去,因此去岳家回来的男人们,歇了一会儿,就去了后院干活。女人家都惦记着要把刚花出去的私房钱挣回来,也自觉的做活去了,织布的织布,做荷包的做荷包,忙的不亦乐乎。刘芳看二嫂牛小鱼有点不大一样,整个人似乎挺紧张的,眼神有点莫名的兴奋又有点忐忑,哦,刘芳明白了,保不齐要憋个大招。不只刘芳察觉到,李春华也是看在眼里,真是翅膀硬了,如今二房孩子也养大了,也快要嫁人了,不是指着他们吃饭的时候了。嘁,也不想想,以他们两口子的劳力能养活自己六个娃吗?就这样,还整天觉得自己亏了。要不是他们这做老的贴补,早让其他几房给怨上了呢!不给点厉害看看,怕不会知道他马王爷有几只眼?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与木之本君的恋爱日常 谍影风云 阿莞 步天纲 邪尊逆宠:废柴嫡女太嚣张 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 (综漫同人)我家审神者才不高冷+番外 我不上你的当 影帝们的公寓 小胖修仙记事+番外 大明风流 贤内助女王 冬至的秘密 夫人息怒:门主帮你虐渣渣 妖娆毒后:邪王,乖乖躺好 顶流怎么还不和我分手[穿书] 美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我的美女房客 冒牌男神 爱豆不是你[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