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新帝宣布他的龙凤胎姐姐朱娢自小寄养于亲戚家中,今年已满十八岁,长大成人,可以姐弟相认。特册封朱娢为姊归长公主。
“姊归。”后宫中的崔太后心思怔忡,摔了手中的汝窑雨过天青色茶杯。
公主、郡主常以县名为封号,所以当初靖和皇帝册封姊归郡主,崔太后视为平常,毫不放在心上。直到今天,崔太后才明白了姊归的真正含义:姐姐回来了。新帝的姐姐回来了。
崔太后掌控后宫数十年,唯我独尊数十年,这时心中却隐隐生出丝惧意。
朱琮这位新登基的帝王,原来在崔太后眼里不过是个性情温和软弱,靠着和崔家联姻才有幸登上皇帝的黄毛小子。崔太后看不起他,也没怎么把他放到眼里,反正崔太后是孝宗皇帝遗孀,地位稳固,就算新帝不是她亲生的也必须要孝顺她、尊崇她,否则连皇帝宝座也未必能坐稳。但新帝这个册封姊归长公主的举动却让崔太后心中不安了,忐忑了,七上八下了。
崔太后毕竟习惯了高高在上不可一世,那丝惧意片刻之后便即消失,又恢复了自负和自大。
崔太后召来了负责宫内起居注的一位老资格的甄女史,“哀家记得平王府的小郡主早年间便不在了,不知哀家可曾记错?”
甄女史是位瘦长脸的中年女子,从未嫁人,面容严肃,鲜有笑容,于是显得那张长脸愈发和马脸有些相似。她面容不甚美丽,说话声音却颇为动听,温柔又不失恭敬,“太后娘娘记忆无误,据宫中实录记载,靖和三年未央宫失火,平王府的小郡主于火中不幸丧生。她被发现的时候,和她的乳母一起已烧成焦炭。”
崔太后皱眉,“如此说来,哀家记得没错了。既然如此,陛下为何册封了姊归长公主?”
甄女史小心翼翼的道:“此非奴婢等可知。”
崔太后颇为恼怒,很是发了通脾气,“要尔等何用?”甄女史诚惶诚恐的谢罪,崔太后生了会儿闷气,命人宣召她的两个弟妹赵氏、钱氏入宫。
赵氏和钱氏是时常进宫陪她说话的,接到宣召之后也没有多想,便坐轿子进了延寿宫。见了面,赵氏和钱氏行礼拜见过,赵氏忍不住抱怨道:“这可真是变天了。往常咱们崔家的人进出紫禁城是畅通无阻的,今天守卫公事公办的要起腰牌来了。韩公公没带,守卫硬是硬着他回宫取了,方才放我们进来,误了半天功夫。”
钱氏也不满,“平王不是答应迎咱们崔家的姑娘为皇后么?待崔家怎地如此苛刻。”
崔家还剩下十七、十八、十九娘待字闺中,崔十七娘是赵氏亲生爱女,赵氏最关心十九娘的前程,略发了两句牢骚便殷勤问起婚事,“陛下可定了何时册封皇后?小十七的嫁妆我都准备好了。”
崔十九娘却是钱氏亲生的,钱氏也为自己的女儿打算,忙把方才那点儿不快放下,陪笑脸道:“小十九聪明漂亮又端庄,她才是皇后的不二人选。况且小十九若入主中宫,青云也便终生有靠了。太后娘娘说对不对?”
崔太后心里有事,神色不悦,“什么守卫拦崔家的人了,哪个侄女做皇后了,现在哀家顾不上,以后再说。哀家问你们,你们可曾见过姊归长公主?可曾听说过她?”
赵氏愣了愣,见崔太后脸色不好,不敢怠慢,正襟危坐,“回太后娘娘的话,臣妾听说陛下和他的龙凤胎姐姐相认了,却没有见过姊归长公主的面。”
钱氏也规矩多了,“臣妾也听说了。这龙凤胎不能养在一起,不然怕养不大。所以平王是养在父母膝下的,他姐姐寄养在亲戚家里,直到长大成人之后,方才姐弟相认。这也是人之常情。”
崔太后被这两个愚蠢的弟妹气得够呛。人之常情,这叫什么人之常情,朱娢早在十几年前就被烧死了好么?
崔太后沉着脸不说话,只向甄女史做了个手势。甄女史会意,忙恭敬的对赵氏、钱氏道:“据宫中实录记载,平王府的小郡主由祖母宸太妃抚养,靖和三年未央宫大火,小郡主不幸遇难。”
“什么?”赵氏和钱氏同时惊呼出声,“那这位姊归长公主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崔太后没好气,“所以哀家才把你们叫进来询问啊。平王府十几年来只有朱琮一个人,现在突然多了个龙凤胎姐姐,你俩都没有觉得不对劲?”
赵氏和钱氏羞愧得低下了头。
崔太后拧眉,“张勆娶妻,你俩没有上门道贺?没有见过唐家的这个儿媳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席少撩情:欲宠不休+番外 魂穿的女赘婿,带着灵宠去修仙! 家有老祖 嫡女风华+番外 笑傲诸天:从衡山开始 玲珑曲+番外 霸道总裁爱上假小子 在超能世界开挂 大佬穿书后带着七个哥哥一起暴富 枕上宠婚+番外 一人之下,六道奇门 被迫穿成老妇,带着全家奔小康 绝世天命大反派 倾君侧:傲娇皇后养成记 庶女心机 无限流光 玄灵世界 相府贵女+番外 阿玖+番外 侯府娇女/蕙质兰心+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