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氏能远楼》范梈.诗
到了二楼,王嬷嬷便止步了,侍女把客人领上名曰“将进酒”的三楼。
这三楼的影壁之上,赫然写着李白的名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属于盛唐的气质,雍容中有傲岸,醉意中有从容。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走进一个大包间。
中间是一张大圆桌,卯榫结构,方圆对照,疏密呼应。一抹红,一帘白点缀空间,形成静谧悠然的心境和多元复杂并存的“唐韵”古风。
对面墙上挂着“元诗四大家”之一的范梈,亲笔书写的一首诗---《王氏能远楼》。
诗曰:
游莫羡天池鹏,
归莫问辽东鹤。
人生万事须自为,
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得酒勿少留,
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
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
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
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
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纪绪不知柳贯会怎样安排酒宴的座次,他便来到墙壁的跟前,佯装欣赏范梈的这幅字;杰克逊也跟了过去,假装认识这龙飞凤舞的草书。
曹元用走了过来,说道:“纪生,这是范德机去福建闽海道任知事之前写的一首诗,是他留给我们的念想……纪生觉得,范德机的诗如何?”
纪绪说:“学生认为,时不我待、及时行乐的情绪是这首诗的主调。在范老先生看来,世间一切都难以永恒,痛饮美酒、及时行乐,可以一解胸中愁怨。学生想,范老先生的愁怨,主要是指生命有限和客游离乡。尽管诗中所涉景象及情绪变化跳跃,却因此而有了可以把握的内在脉络。”
曹元用没有评价纪绪对诗的理解,而是评价起范梈来:“我这老友的诗啊,曼硕曾经评价说,‘如秋空行云,晴雷卷雨,纵横变化,出入无联。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嶙嶒,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差可仿佛耳。’”
虞集也来到跟前,说道:“老范的诗----如唐临晋帖,终未逼真。”
只听坐在主位上的柳贯说:“你俩老东西,怎么还不坐下!”
大家回头看,只见柳贯的两旁各留有两个座位。曹元用和虞集顺便在主座的上首坐了下来,纪绪却看着座位发呆:我怎么能坐在主位的左侧呢?
柳贯笑道:“纪兄,你俩快来我身边坐呀!待会儿,老夫要跟纪兄研究诗文。”
柳贯属于当时的文学泰斗,他怎能称纪绪这个小学生为兄呢?
一般来说,只要同一时期、在同一学校生活过的老师和学生,就可以有师生的名分。老师如何称呼学生,要看彼此在学问上有无直接的授受关系。如果对方是自己正式的学生,并向他传授过学业,便可以称之为“弟”。当然,这里的“弟”是“弟子”的意思,与兄弟之弟无关,古代师生称“师弟”。如果彼此虽有师生名分,但没有授过课,则老师一般称学生为“兄”。比方说揭傒斯和虞集,只是纪绪的主考老师,并没有授过课,他也可以称纪绪为“兄”。
【二】《一剪梅.春别》虞集.词苏越.曲
在宴会桌正前方有一个小舞台,那是伎人表演歌舞的地方。不一会儿,就见谢依依领着一群小姑娘登上了舞台。
这个谢依依,就是当年的通州府尹盖耘夫通过柳郧送给老师揭傒斯的生日礼物。可偏不巧,老师的母亲仙逝,揭傒斯带领全家回富州奔丧去了。无奈,柳郧只好让兄弟柳贯先给谢依依找个地方住下,柳贯便安排她来到了“能远楼”。
音乐响了起来,姑娘们奏的曲子是《一剪梅》,谢依依唱的是虞集填写的《春别》:
[歌曲]“豆蔻梢头春色阑,
风满前山,雨满前山。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HP]一命通关 苏樱的鲜花店[重生]+番外 [综武侠]金手指是戏精系统 见鬼的玛丽苏 快穿之美人有毒+番外 这婚我离定了 [穿书]男主他脑子不在线+番外 (继承者们同人)[继承者们]Rachel重生记+番外 都市逍遥天医叶凡楚明心 [斗罗]劳资天下第一可爱! 我靠玩游戏拯救了他们的白月光 综英美 为此而生 【終極一班】Rainbow after Rain HP凤凰社第一黑巫师 [综漫]次元壁破了以后…… [综武侠]我带盲盒系统穿武侠 【孟宴臣】青杏 人间烟火 一人之下王也乙女:狐狸的尾巴 [红楼]对黛玉一见不钟情后 红楼之夫妻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