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明珠又说,此次胜利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朝圣主与旁人不同,于战时竟能克制己心,招抚得当。
赞颂玄烨战时,既能及时拉拢那些尚未公开表示支持吴三桂的汉族将官,又能用恰当的政策招抚叛将,把大部分背离朝廷的人重新拉回朝廷一方来。
明珠:“圣上能始终禀公心而不移,才是此次制胜之法宝啊!”
索额图心里翻了个大白眼:合着你同意的事儿就成法宝了,那当初不同意的人成什么了?
群臣:“……”
哎,话都让他一个人说完了,我们说点儿啥呢?
怪不得人家才是明‘相’呢!
剩下的人只能跟着附和明珠的话。
也有脑子机灵的,‘颂圣’比不过人家,那我直接上疏请加尊号吧!
玄烨:“……”
明珠的话听起来是舒服,有些话也不能算错,玄烨这几年确实辛苦。
但吹得太过了他心里就不爽了。
实在是三藩这场仗和以前那些小事不一样!
玄烨根本不认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可以称为他的‘功绩’。
说句实话,最后弄成这样,玄烨……心里很懊悔当初年轻气盛,不会用更好的方法处理问题。
所以对于这些溢美颂圣的话,玄烨通通都给打了回去。
——他不想藏着掖着,用胜利的结果来掩饰这场战争的惨痛。
仗是打赢了,但那不代表朝廷和国家赢了,相反,他们付出了巨大且沉重的代价。
所以不管是朝廷还是他,都应该好好地审视反省。
玄烨直接明了地给这场战争定了性:“此次能够平定三藩,实是朝廷侥幸,若说成是摧枯拉朽得来的成功,辞过其实,以后都不必再提了!”
国家成了这副样子,满目疮痍,还在这儿歌功颂德,真是可笑!
玄烨不希望朝堂臣属,包括他自己,被这场胜利冲昏头脑,所以他给出的态度明确且严肃:“吴三桂此次背叛圣恩,造反作乱,荼毒生灵,皆是朕德薄,不能绥抚之故。”
当初主张撤藩的是他,太皇太后和众多臣子也都曾劝他不能草率,是他年轻气盛,觉得‘撤亦反,不撤亦反’,力主撤藩。
所以现在造成这样的后果,他也没理由怨怪当初支持他撤藩的明珠等人,这个锅他自己扛了。
后世青史,自有评说。
至于群臣的颂圣,虽然是例行公事,但此风却不可涨。
玄烨直言道:“八年战乱,你我君臣之间,全无功绩可言!以后加尊号一事,都不必再提!朕也不是在这儿与你们粉饰推脱,就是朕的实话,以后这等折子,都别再往御前递了!”
玄烨口气有些不妙,群臣噤若寒蝉。
把这股歪风邪气打下去后,剩下的就该办正事了。
首要的自然是重惩叛贼。
玄烨对于吴三桂可谓是恨之入骨,堪称他此生最恨的敌人之一。
玄烨下令将其剖棺戮尸,付之一炬,骨灰分发各地,以警告众人,其子孙也被斩杀殆尽。
吴世璠的首级到京后,交刑部悬挂于城门示众。
其余一干人等,要么被凌迟处死,要么被军前正法,无一逃脱。
早前率先投降,玄烨为了平叛没有追究的那批人,也全部被秋后算账,几乎都被革爵、赐死,耿精忠之子耿显祚更是将于百官之前凌迟处死。
玄烨:“早先有双亲及亲属曾为逆贼所害者,皆可参与此次执行。”
当初他招抚优待逆贼,有很多人内心不满,如今允许众人亲自操刀复仇,也算是一种宽慰了。
朝上显然有不少人亲属死于战乱,都对叛贼恨得咬牙切齿,纷纷赞颂:“圣上英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悍妻 离婚后,爆火娱乐圈 他们都说我老公一穷二白[穿书]+番外 入幕之兵 七零年代宠妻书+番外 然后 夏音厉上南 何种相遇 重生80年代:从浪子成为商业巨鳄 假千金的亲爹重生了+番外 皇后在位手册+番外 阴差阳错 制霸计划启动!+番外 小夫人娇软可人,陆少食髓知味 白安的死亡日记 暴君又想黑化了(穿书) 兽人之诺亚+番外 少年歌行之不染凡尘 网红界第一懒+番外 乱世沙雕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