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水浒传和招安第189章水浒传和招安
因为是私底下的谈话,俞咨皋没有那么多顾忌,把福建的许多实情,都告诉了戚昌国和李顺祖。
他知道锦衣卫一定需要这些消息,是否告诉皇帝、如何告诉皇帝,也是他们的事情。
戚昌国和李顺祖两人知道皇帝的手段,更知道他们现在的地位全靠皇帝信任。把俞咨皋所说的话语,几乎是原原本本地告诉皇帝。
听到郑芝龙就在等待招抚,朱由检心中很是高兴。知道大明又少了一条战线,海疆不会乱起来。
招抚了郑芝龙这个最大的海盗团伙后,刘香等海盗团伙能臣服最好,不能臣服也能派郑芝龙对付他们——
明显看出郑芝龙是在学习宋江假仁假义的手段,朱由检就拿相应的手段对付他。
宋江受招安后,奉命攻打方腊。郑芝龙想学宋江,就得去打海盗。
不过,因为《水浒传》中,明确写出了招安后的下场,朱由检知道郑芝龙和那些流贼首领一样,对朝廷怀着戒心——
这些人受招安后会本能地抱团自保,朝廷的措施如果稍有不当,他们就可能降而复叛当反贼。
《水浒传》的影响太大了,阉党编纂的《东林点将录》不用说,明末流民造反的时候,不同团伙的流贼多次举行大聚义,还有那些流贼首领诨号名称,都可以看出《水浒传》的影响。这些人不愿意真心投靠朝廷,也是见识到了宋江这个投降派的下场。
可以说,对朱由检来说,《水浒传》不是“好就好在投降”,而是对招安的影响太坏。如果不是知道禁不掉,朱由检一定会禁掉它。
有了《水浒传》后,贼寇团伙再没文化,也知道受招安的下场。朝廷招安的成本,直线上升起来。
像是现在,朱由检招抚郑芝龙时,就得想个办法,让他能够放心:
『用什么办法呢?』
『大明朝廷在招安方面的名声很差,汪直招安之后被杀就是典型,郑芝龙一定怀着戒心。』
『如果不让郑芝龙去掉戒心,他就不可能真的为朝廷所用。』
无力把郑芝龙团伙剿灭,又不想让他受招安后借着官方身份壮大。朱由检对这件事颇感为难,陷入思索之中。
戚昌国继续汇报,提到了郑芝龙勒索富户“报水”,这件事在他看来是劫掠。在朱由检看来,却有其它意味。
他知道,这是郑芝龙在福建沿海立规矩,只要这个规矩立起来,报水就会变成报税。
敢代朝廷收税,说明了郑芝龙的野心。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不能放任他在福建沿海壮大。
所以思来想去,朱由检把先前的承天爵位设想,重新拿了起来。想要把郑芝龙赶去海外,不让他留在福建。
而且解除郑芝龙的戒心,最好的办法也是封爵。朝廷在爵位方面的信誉,能够让人信任。
可以说,在招安方面,大明的名声很差,朝廷从来不对贼寇首领讲信誉。
而在爵位方面,大明的信用却是很好。众多与国同戚的贵族,都在证明这一点。
如果郑芝龙等人被封爵,他们一定会更放心点。因为除了国初的不稳定时期外,大明爵位被剥夺的很少,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出来。
郑芝龙等人不可能认为,朝廷会为了他们这些海盗,坏了爵位方面的信誉。
就连草原部落的首领,同样也相信这一点。所以朱由检册封他们为顺天贵族时,很顺利地招抚了他们。
可以说,爵位方面的信誉,是大明为数不多的正资产。朱由检正在把它变现,挽救摇摇欲坠的大明——
无论是顺天贵族册封,还是承天贵族设想,亦或是在辽东实行井田封建,都是在把这个信誉变现。
此时此刻,朱由检便把先前设想中的承天贵族拿出来,用以招抚郑芝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你管这叫创业? 宇宙无限食堂 啊?我家娘子怎么成真了? 我,宇智波光,加入聊天群 异世小说家,卡池陪跑达达鸭 仙子别怕,我是瞎子 当我写了个BUG却变成核心玩法 绿皮怪的史诗 修仙:从提升灵根资质开始 人在战锤,开局原体 重生之资本传奇 从遮天开始的求生旅途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诡秘:我与天尊上帝的二三事 狐妖:天道酬勤,我终将武道通神 我家的墓园连着游戏世界 末世第一狠人 主母二嫁,天下为聘 家兄孔宣 诸天降临:满级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