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男人瘫坐在地上痛苦地捂着灼伤的眼睛,也不知道有没有将盛言楚的话放在心上。
黑暗中,盛言楚气恨的猛踹墙壁好几下,若今天是第三场最后一天,他定要揪着男人大闹一场,但今天是开考的第一天,他不能闹,一旦闹开,男人必然讨不到好处,他也不会清白,势必要被官差一并带走问话。
木板锁一旦打开,意味着他这场乡试必须交卷……
这个代价太大,他不想赌,也许下面两场他都不一定有机会参与,会被视为扰乱科举秩序送进牢狱,哪怕他是受害者。
科举一贯这么不将情面,他不能胡来,只能忍。
白天他和隔壁男人打过照面,他很确定他不认识隔壁男人,既不是昌余人,也不是他得罪过的邹安人,那这男人为何要这般害他?
点亮蜡烛,盛言楚静坐沉思片刻,实在想不通彻后他摆摆头不再去理会隔壁男人的呻.吟声,若隔壁那人还不知好歹,他有得是法子治人。
夜幕降临,火炉般的贡院稍许凉快了些,刚洗过澡的盛言楚格外神清气爽,将悬挂在半空的考篮拿下来,抄起笔继续做题。
白天帖经做了一半多,夜里静谧,他决定空出这段时间写废脑筋的算术题。
临朔郡第一场乡试中,三分天下的算术题可以说是最难的,卫敬不知道从哪请来的出题人,出得题连他这个上辈子经历过义务教育数学严刑拷打的人都咬笔尖皱眉。
一天考下来,他大致摸清了今年乡试的路线,基本功必须扎实,若在基本功上不过关,势必会折在第一场。
除了基本功外,今年乡试第一场更偏重于考察应试者的思维能力,换一句通俗的话说,第一场留下来的秀才,当是文科生中的尖子,理科生中的凤尾。
文理兼顾,缺一不可。
代表文科的四书五经位置不可动摇,题量大,考得难又偏。
而代表理科的算术题,虽然题量不多,但几乎每一道题都不容小觑,稍有不慎就会在上边丢分。
犹记得上辈子研究史学时,有同学开玩笑说古代的乡试和现代的高考差不多,他当时不甚明白古代乡试,因而也那么认为。
但,当他拿到这份乡试卷后,他才意识到上辈子的自己将古代乡试看得太纯粹。
乡试不仅仅是选拔文理兼通的人才,还要考察秀才们的变通力,好比第一场中仅有的五道时务题,看似是简单的询问秀才们对朝野大事的看法,实则是看应试者如何分析妥当。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大谈特谈,即便答得再漂亮,也会让官差对应试者留下一个纸上谈兵的印象,舍身处境的替事件正主着想,虽显得应试者仁慈宽厚,但也过不了关。
因为乡试选出来的举人绝大部分都要做官,为官者,光有怜悯和善不行。
所以时务五题,盛言楚会换位思考,不是换当事人的身份,而是将自己幻想成主审官员,更有甚者,他得从皇上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有了这个基调,盛言楚心中自然而然就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模板。
——于朝政好,夸,于朝政不好,贬,哪怕极端化。
白天盛言楚每做一个时辰的帖经题,就会停下笔换换脑子琢磨琢磨练习了两年之久的时务题的答法,虽然时务题一字还未动,但心中框架已经有了形。
剩下来的,只有律法和算术以及一些零碎的帖经墨义题。
这几年,他有事没事就喜欢捧着律法书看,康家私塾仅存的半本律法书都快被他翻烂,县学藏书阁里的律法书籍扉页这两年全是他的借阅签名,县学的同窗还因为这事调侃他日后莫不是要进刑部做事。
如此,第一场乡试中能困住他的,唯有算术题。
比如最著名的《孙子算经》中的雉兔同笼题,放在上辈子,设方程式很容易就能解答出来,此举乡试当然行不通。
乡试需要应试者用叙述的法子写出算盘是如何算出答案的过程,但盛言楚手边压根就没有算盘,只能凭着记忆在脑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算盘。
总而言之,临朔郡乡试的算术题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不仅仅考察秀才们的心算能力,还看秀才们如何用精简的话将算术题的解答过程陈述出来。
要知道天下书生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啰嗦。
所以在算术题上,卫敬等出题人是故意挖坑让秀才们跳。
秀才们关在贡院这九天,那些批阅考卷的人这会子也在禁闭当中,改卷子时,天热心烦,几乎没有人会耐心的将写得繁琐的算术答案看完。
所以盛言楚下笔前会再三斟酌,力求精简。
-
写了两题,盛言楚抻起懒腰站起身走两步,行至门口,他余光瞥了眼隔壁,隔壁烛光幽幽,倒映在墙壁的人影微微晃动,看不出在干什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在你掌心为所欲为 小楼(民国NP) 造杀孽(古言,强迫,1v1) 路人甲手册(快穿) 操弄她(古言,强迫,1v1) 亡命徒的禁脔(骨科 兄妹H) 长公主在上 渣男配改过自新[快穿] 大小姐(SP 1v1) 雀登南枝(乱伦 高H) 公主殿下的小夫人(gl) 女配拯救计划[快穿]+番外 比邻而居 太阳是我杀的(吸血鬼 1v1) 龙王每天修罗场+番外 上钩(伪兄妹1v1h) 最是人间留不住+番外 美食养崽日常+番外 原神:开局净化魈的业障 浑然黑白+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