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刘晔、曹仁率领山越人反抗孙权的剥削、压迫,赵旻认为,未来至少十年,没有了周瑜、太史慈的孙权,都将会无比地焦头烂额。
而且,孙权就算打破脑袋都想不到,那些越战越勇的山越人背后靠山,竟然是卫府。
这很苟哥。
所以,孙权已不足为患。
此外,周瑜、太史慈2人业已率3万精锐骑兵…注意,不是工程兵…抵达青州北海国。
赵旻打算趁公孙度兵力虚弱之时,1举收复太史慈的老家东莱郡。
而太史慈,注意,其人也是曾割据1方的诸侯。
《3国志吴书》之中,与太史慈同传之人既不是异姓的江表十2虎臣,也不是周瑜、鲁肃和吕蒙这淮泗3都督,而是士燮和刘繇。
简言之,《吴书卷4》乃是孙吴的“驱逐列传”。
正所谓“帝王兴起,均有所驱逐”。
所谓“驱除”者,即被开国之君扫平的“末世群雄”。
如秦末的项羽是西汉的“驱除”;新莽末的隗嚣、公孙述是东汉的“驱除”;汉末的袁绍、公孙瓒等人是曹魏的“驱逐”等等。
“驱除”是王朝正朔之来由,意在强调“得天下之正”。
说得通俗易懂1些,孙吴之所以立国,是因为讨伐刘繇、太史慈、士燮成功。
孙吴的驱除列传,颇有霸史(所谓“割据史”)性质,乃是以“地盘划分”为依据。
也就是扬州、交趾刺史部的旧日诸侯。
其中刘繇是扬州牧,而太史慈是刘繇的接班人;
至于士燮,则是交趾刺史部的土皇帝。
太史慈是刘繇的同乡,2人都出身青州东莱郡。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
摘自《吴书之刘繇传》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
摘自《吴书之太史慈传》
太史慈作为刘繇的“乡里心腹”,自然被委以重任。
甚至在故主死后,太史慈依旧率领刘繇部曲,保山为寇(其人与山越人本质上相同),实际可以视作刘繇的继承人。
《吴书》也把太史慈放入了“驱逐列传”(即《吴书卷4》),实际上就是变相承认了太史慈的“诸侯地位”。
然而,太史慈虽然有2把手之实,却无2把手之名。
在有人提议任免太史慈为大将军的时候,刘繇不得不假意喝阻,称太史慈“名望不足”,还托言“许邵当讥笑之”以为遮掩。
孙策至(江东)。或劝(刘)繇可以(太史)慈为大将军,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许邵)不当笑我邪?”
摘自《吴书之太史慈传》
许邵是汝南名士,以清谈为务,即臧否人伦,品评人物,有点儿类似魏晋时“中正”的雏形。
其人当然与太史慈毫无联系。
太史慈之所以不被扶正,实际是扬州刺史刘繇这个外来户,顾及扬州大姓的感受,不敢彻底“用人唯亲”。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提前登录诸天游戏 剑卒过河 穿书七零痛失空间后女主她黑化了 咸鱼老爸被迫营业 重生成校草的亲闺女 我的北海动物园 帝国最强败家子 偏执薄爷又来偷心了 绝对没人看的日记 重生八零养狼崽 汉末:以骁骑之名永镇华夏 四合院:卖古玩?三万只赚两万八 重生后我成了权臣的掌中娇 穿越蛮荒:找个族长来种田 重生1991 大周仙吏 再起零二 穿成年代娇气小福包 灵谕:这么猛还只是实习生? 病娇妹妹爱上温柔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