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夏才读了几年书——两年而已,也就是小学二年级水平。考上贡士,那是因为考试简单,赵兴又在官场做了手脚。然而,京城人才荟萃,凭程夏的识字率,根本难以出头。也许,要稍等一等,等到童贯上台,这厮胆子大,进士都敢批发,而且一次批发两百多人。现在的人,只敢把进士零售,而且要找到门路才行……不过,找门路虽然是赵兴的强项,但他的触角还没深入汴梁城,所以他拒绝。“六年之内,程夏不要参加省试”,赵兴说得很平静:“我跟你说过‘江郎才尽’的故事,一句话,太年轻便通过科考进入官场,未必是好事。年轻容易冲动,得罪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的,这是在给家里招灾惹祸。所以,我认为程夏、程爽应该潜心读几年书,程家坳这几年需要的努力是:把程旺等推上去,成为一名贡士,我们拥有的贡士越多越好。等六年后,再让大家去京城赶考,那时,想必我程家坳已经经营好黄州了。”程不同想了一下,答:“还是贤侄考虑周到,我怎没想到年轻冲动的危险。看看苏学士,好大的官,现在却过的那么凄凉,所以做官未必是好事。我们乡人见识还是浅,不如这样吧……贤婿见多识广,我们蕲水程族便全力支持贤婿出头,将来好庇护于贤婿之下。”程不同原本是希望儿子当官的,但赵兴刚才那番话提醒了他,面前苏轼的遭遇让他明白:当官很危险。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希望赵兴先出头,而后提携自己的儿子。能不能不当官呢?不行,在古代,不当官就没有财产保障,随随便便一个衙役就能逼得你家破人亡。历代法律都是保护官员的,官到五品以上的,法律便对他们大开户门——尤其是遇到死刑类的罪行,按宋代“不杀士大夫”的传统,哪怕为非作歹贪污腐败,最重的惩罚也就是流放。在这种情况下,一人当官,全家受政策庇护,甚至连经商都能获得减免税待遇,所以,蕲水程族必须有一个人出来当官,才能继续发展。“我也不打算现在考科举”,赵兴望着江水回答:“我需要做一点准备,三年内若有制科考试,我会参加制举。否则,那就三年后考。”程不同拱手:“好好好,小老儿期待先生佳音。”这才是程不同的本色。回到江夏,他学了几句文绉绉的话,现在兴奋之余,还是露出了乡村俚语。进士科考的是诗词歌赋、做文章的本领,但治国不能全靠诗词歌赋,算术刑律这些都需要,而这些人才就通过制科考试选取。制科开考时间未定,朝廷需要什么人才,便可随时开考。所以赵兴要说个“三年之内”的含糊说法。回到黄州府邸,赵兴被房子人山人海的现象惊呆了。不会吧,苏东坡好客也没有闹到这地步。小小的院落至少挤了一百多人,来往的每个人都英气毕露——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说法叫做满脸横肉,个个像土匪,都带刀枪棍棒。萧峰——取这个名字出于赵兴的恶趣——满脸无奈的出来迎接赵兴,他先叩了个头,而后头贴地,一副没脸见人的模样,汇报:“耶耶来了位客人,叫陈慥,满院的人都是来拜访这位客人的。”陈慥呀,一听见这个名字就想微笑——这位陈慥不就是“河东狮吼陈季常”吗?千古名人啊。苏东坡贬谪到黄州,也与这位陈公子有关。据说,陈公子的父亲曾做过太守,年轻的苏东坡在他手下任职,陈太守修了一座看风景的高台,让苏东坡写个序,立碑放在高台上。苏东坡气盛,序里面暗自讽刺陈太守不懂风景,没有品味。然而陈太守丝毫不在意嘲讽,竟然让人把苏轼的文章一字不改刻在碑上。这位陈太守的儿子就是陈慥。陈慥倒不是像“河东狮吼”电影中所表现的是一文人,宋人称他为“侠”,他年少时仰慕汉代著名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扶危济困,行侠仗义;“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而壮志难酬;于是,隐居岐亭,“弁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因为此人是个快义恩仇的人,所以文字狱过后,苏轼的政敌认为,既然苏轼侮辱过陈慥的父亲,那就把苏轼贬谪到黄州,以方便陈慥就近杀他。但他们没有想到,陈太守的宽厚反而使苏轼与他成为忘年交,而苏轼本人也是个渴望仗剑千里行的人,他与陈慥早已成了“铁哥们”。俩人关系好到可以随便开玩笑,苏轼拿陈季常怕老婆取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为这首诗,现在就用“河东狮吼”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苏轼贬谪黄州期间,陈慥基本上一年两次来访,由于此人在江湖中名声响亮,自从挂剑归山,多少人慕名想与他交游都难以遂愿。所以他每年访问苏轼时,都成了附近江湖人士的一次盛会,等他一下船,当地豪侠之士奔走相告,争相邀请他到自己家中作客。往年,陈慥会拒绝所有的邀请,将自己的小船停泊在东坡“雪堂”边,就栖身于狭窄的船舱里,与苏轼相聚饮酒,畅谈天下。但这次,苏东坡是在赵兴的院子接待陈慥,同时,程族有分量的人都去了江夏,结果这群“英气逼人”的江湖匪类,便在俩豪爽人的招待下,把赵兴的院子当作自己的家。萧峰这段时间没少受委屈,许多人看他身材高大,举止之间很有章法,都想找他较量两手,但他怎敢对“耶耶”的客人动手,所以经常被殴的体无完肤。也幸好苏东坡知道“头下兵”的身份敏感,没有把他的原来身份泄露出来,否则,那群宋粪青哪肯留他活命。“名剑豪啊!”赵兴兴冲冲往里头走,一脸渴望。他早就对宋代的武术技巧心神向往,可他也和很闷:为什么武林名人倍出的宋代,遇到连招式都不懂的契丹、党项、女真、蒙古人,却是逢战必输,败得一塌糊涂,败得亡国了……“但愿,这位陈季常的本领不会令人失望”,赵兴边走边想。ps:本书中所选用诗词,其诞生年代无限接近真相……然而,如有需要,本人随时发昏,所以,不要就诗词年代问题质询我——本人屡教不改的!陈季常的武功赵兴会点防身术……他要是一点防身术不会,早在山林中被野兽吃了。赵兴曾经跟过一个韩国经理。韩国人礼节多,这位经理偏偏又是位跆拳道爱好者,为了了解韩国礼节,并与经理拉近关系,赵兴专门去学了跆拳道。等他这次去了高丽才发现,早期的跆拳道叫做“唐手”。现在的高丽,正是对“唐手”最狂热的时候,一个名叫“花郎”的青年武士组织正大力倡导习武健身,连高丽王室挑选侍卫时,也规定入选者必须用“唐手”击倒三人才能入选。过不久,专门描绘“唐手”招式的图谱也将会诞生……自从知道这套拳术现名“唐手”后,赵兴对“唐手”更加狂热。以前他学习跆拳道,只是学习其中的主宾礼节,对招式并不十分精通,这趟去过高丽,他便专门聘请了一名高丽“唐手”教练,给他和几个孩子们教授“唐手”——这就是那位高丽武师金不二。金不二曾是名王宫侍卫,但他保护的王爷不久前被辽人所杀,高丽国内还没人敢收留他,于是他便成了高丽浪人,靠在高丽京城靠给人教授“唐手”谋生。遇赵兴的招揽,他便关闭武馆,带着六名徒弟追随赵兴来到“天朝上国”。这时候,高丽与宋国正处于蜜月期,双方为了对抗辽国,走得很近,而天朝风物在金不二眼中,简直是“天堂”的同义词,跟了赵兴以后,他每天除了教授一下门徒,跟赵兴交手热热身,每天都忙着看风景,连黄州这样荒僻的地方,他也觉得繁华无比,心满意足下,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打工人她总在脱线[快穿] [三国]听说诸葛亮又考了第一 只想苟命的我成了仙尊的心尖宠 凡人:我,厉飞雨,属性修仙! 狐狸奶酪 长安首富她说想回家 职业嘴替,日入十万 肖想[娱乐圈] 我流爽道,主打始乱终弃 被迫冲喜后我跑路了 忠犬侍卫的黑化手札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顶级机甲师从扫地开始 重回1988之IT女王 红楼之林家女帝 商业三国 变异杀机 五胡烽火录 秘界(秘界寻奇) 娇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