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辽东的特产第323章辽东的特产
进入十月下旬后,辽东地区的气温下降的很厉害,短短几天的时间,气温就降到了零度以下。
不过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到腾龙卫的发展。
将士们的训练依然在继续,无论是普通兵丁,还是营兵和水师,都没有停下训练。
当然,也有一些事情受到了气温的影响,比如盐场,气温降低,盐场进入了封场期,要等到明年三月份才能再次开场晒盐。
虽然这样会致使盐场四五个月无法晒盐,但是之前两个月,盐场的产量已经提上去了,短短两个月,盐场就产出了上百万斤食盐,足以支撑靖安府所有百姓消耗一年的。
除了盐场外,工程队也受到了影响,不过城内的修建任务基本已经完成,剩下的还有一些木工活,倒是不受气温影响。
而修路的任务也就放在了明年进行,衙门要在年前做好腾龙卫整体的道路规划。
按照杨正山的要求,腾龙卫辖内要修建四条官道,分别通往靖安府、庆华府、辽安府以及码头,这四条道路会按照官道的要求进行修建。
除此之外,杨正山还准备将通往千户所,百户所和屯堡的道路全部翻修一下。
不求每一条路都宽阔,但求每一条路能平坦,雨天不会泥泞。
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是最实用的建设。
除了修路之外,杨正山还准备进行扫盲。
将士们训练其实包含读书识字的,不过普通兵丁只是简单的认字,大多数兵丁在基础训练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也就是能学会几十個简单的字而已。
而对于营兵,则要求能够熟练诵读和书写日常用字。
以前在安源城的时候,杨正山也是这样要求的,守备营的将士都是识字的,卫所的兵丁也有不少是认字的。
如今在腾龙卫,杨正山同样会如此做。
他无法保证每一个兵丁都能熟读和书写日常用字,但他会埋下种子,只要有心,军户子弟也能读书认字。
新来的军户中有不少读书认字的人,可以充当老师的角色。
杨正山要求每个百户所都要有一家学堂,八岁至十二岁的孩子必须入学堂读书。
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一个百户所也就是一百户军户,八到十二岁的孩子顶多也就百余人。
两间教室,两个老师就足够了。
腾龙卫内总计也不过二百多个百户所,只需要找五百多个识字的人就足够了。
杨正山只是扫盲,又不是让他们参加科举,卫所学堂只是教人识字而已,不需要多厉害的老师。
这些老师的束脩全部由衙门统一发放,就按照营兵的粮饷和饷银标准给就行,不需要给的太高。
修炼和学堂是明年的任务,不过衙门要在年前做好准备才行。
除了这两项事情之外,明年还有两件事情需要办,第一就是海贸,第二则是卫城招商。
十一月初,罗裳带着罗真再次来到了腾龙卫。
衙门茶室中,杨正山看着越来越成熟的罗真,温和问道:“安源城那边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罗真为杨正山和罗裳斟上茶水,笑道:“几位大人对我们罗家都很照顾,没有人会找我们的麻烦!”
杨正山虽然离开了安源城,但是安源知州还是林守德,兵备道还是许进,最重要的是守备是韩承。
这三人就是安源城职位最高的官员,有他们在,谁又敢找罗家的麻烦?“重山关呢?”杨正山又看向罗裳。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京港热吻 从鼠人到战争神王 重回年代赶海打猎 分手后我闪婚到真首富了 说好的养忠臣,养成逆贼了 资本之王 神印:我可是魔族的公主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苟在深宫得长生 反派:开局强娶主角师尊,我无敌 心愿归宿 四合院之十分快乐的年代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完美世界之暗黑邪王 流放很苦?王妃搬空金库成首富 蒲公英旅团的秘密庭院 法身千万,你管这叫入门级? 当季汉众人穿越到三国剧组 小宫女娇又媚,一路上位当祸水 斗破:娶妻薰儿,她却拒绝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