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客引用此赋,当然非常合适。他总不能写我听说皇帝不在家,所以我特意来拜访他。他只能写我太想皇帝了,能让我见见皇帝吗?从人将此表封在盒中,犹豫了一番,问李客让他哪个儿子去送信。肯定不能是李客本人去,两个弟弟都在领兵也不合适,那就只能是李客的儿子去了。最好是长子。但李客的长子非常重要,次子虽然不太够格,但确实是最合适的。从人:“不如就让二郎……”李客摇头:“我不去还行,大郎不能不去。就叫大郎去。”从人担忧道:“你现在坐都坐不住,家里的事都是大郎去办的,派他去那么远的地方不说,家里的事怎么办?”李家的规矩如此,长子是要接任家业的,底下的儿子倒是都不怎么重要。李客:“正因为看重他,才要历练。就让大郎去。”从人只得去传话让李客长子过来。在等的这段时间里,从人问李客:“你觉得皇帝现在在哪里?”李客睁开眼:“必是在河谷。”从人轻轻吁了一口气:“凤凰台上诸公,胆大包天……”皇帝丢了都敢不说!这胆子真是比天都大了。何年何月才相见求见皇帝的奏表如毛昭所预料的那样纷纷递到凤凰台上了。有很多人可能根本都不知道凤凰台上的情况,他们甚至还到花家、徐家或陶家拜访。这叫姜姬实在是想不到。“这都是几年前的事了,竟然还有人不知道?”她想到一个可能,“难道是在伪装?”白哥比她见识得多,他说不可能是伪装,应该就是真的不知道。不是所有城市的城主都知道收集凤凰台的消息的。他提出一个例子:“以前还有人以为徐公去世了,特意来奔丧呢。”如果不是徐公大度,那个人在说出这话的同时就被徐家人给打死了。姜姬习惯阴谋论——她还是不信有人这么蠢。“他是不是被人陷害了?”白哥说:“不是,我们事后特意问过他,据他说是因为他们那里没有活到七十岁的人,所以他就以为徐公应该已经去世了。”于是没有调查就直接带丧仪上门了。“……”傻得出奇了!毛昭也不奇怪,他见过的怪事多了:“他们世居祖地,一生见过的天地只有那么大,见多就不怪了。”这些外人撞错庙门后才带着礼物去拜访王姻,再然后通过王姻才把奏表递到姜姬面前来。毛昭已经过气了。现在人人都知道,鲁人王姻才是能通天的人。姜姬接到奏表时还在想,怎么才能让奏表能更畅通无阻呢?现在这种方式还是以前的老习惯,世家与百姓都习惯了这种找关系,找路子的办事方法,现在流行的正是举贤必举亲。她不是说这种方法不好,在目前看来,它是有优势的。因为人才只在世家的小范围内流转,所以皇帝或大王选拔人才,也只需要关注世家的小圈子就可以了。他也没必要在意小圈子之外的人,在世家之外的人连字都不识的情况下,指望百姓中冒出一个能通识天下,有治国之能的天才是白日做梦。世家内部的人才流通可以说相当成熟的,自家子弟从小精心教导不说,各家还可以通过收徒、收弟子等方式来组成更大的社交圈。可以说在世家里面,基本不存在有才无人识的情况,哪怕本家里没人赏识,如果有真才实学,大可以求学于其他世家,借托师徒关系,甚至可以把父子亲缘给比下去。师徒就是另一种的父子,师兄弟在这里就是不必多说的异姓兄弟。姜姬希望可以建立起一套制度,比如外地的奏表进凤凰台,应该递到某一个司或某一个局,再由这个部门将奏表递到皇帝面前来。而不是一定要找皇帝的某个宠臣才行。这个只能慢慢来了。递来的奏表几乎全都部分摘抄或全部摘抄了《慕君赋》,风迎燕深情诵读后,连她都觉得这个人真是太苦了,皇帝被这么一个人深爱,好可怕啊……但在这个世界里,皇帝就是一个被所有士子追求的万人迷。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权力所在。如果一个皇帝不再被臣子们追求,就比如现在的这个皇帝,那其实更糟。姜姬问这些来递表的人都在哪里?王姻答:“都住在臣家里。”这也是大臣们的职责之一,像姜姬当时就住到了徐家。他们不但要负责递表,还需要把皇帝要见的人放在自己家里先养着,人要走的时候,他们还要负责送行。姜姬问:“可有能用的?”王姻道:“倒有一两个。”姜姬点头,让他看机会把人送进来。之后奏表不停的递过来,姜姬也就一开始看稀罕看了一眼后,剩下的都让王姻、毛昭、风迎燕去管了。风迎燕名声在外,他来做招待再好不过。姜姬到目前还没给他官职,实在是不知道这人到底可不可信,但人就这么用着也不错。风迎燕不以为苦,不管是姜姬要他讲故事,要他解读文章,还是打发他去接待那些小城士子,他都很有干劲。他每天都兴致勃勃的带着这些“客人”开文会,一间屋子,一些茶水就能把人给“关”起来。文会开到激烈的时候,吵得声音都能传到外面去,下人都会围观。宫中其他士子也被吸引来了,文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无形中倒是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白哥戏称为“闲人”,毛昭道:“闲人也不可小看啊。”白哥:“他们又能做什么呢?”毛昭问白哥知不知道这些人现在每天在讨论什么?白哥:“知道,好像在议《商律》。”鲁律虽然已经在凤凰台上实行过一段时间了,但在世家眼中仍然是个新鲜东西。很多人抱有疑虑,对它疑心重重。外来的士子更想不到凤凰台上下现在竟然在用《鲁律》!啊,这一定是做梦!风迎燕带着人开文会,当然要议时下最新鲜,最时兴,最难的题目了。鲁律一被提出来很快就成了众人眼中、口中的焦点。但如果要议,首先要学。所以他们与其说是在议鲁律,不如说是在学鲁律。越学,越叫这些人想不通,想不透。可鲁律并不是空中楼阁,它有鲁国做为依托,鲁国的事也不难打听。前有朝午王,后有摘星公主,都是他们听过的风云人物。鲁国的日渐强盛不是假的。这其中有没有鲁律的帮助呢?他们从批驳鲁律到学习鲁律,学过鲁律后,又继续批驳它,批完再继续……如此几日后,姜姬这里先接到了一些关于鲁律修改的建议。当士子们听说鲁律是鲁国士子(并非知名人物)草拟的之后,就一门心思想要把它给重新修改一遍。小国之人哪有他们的才学高?至于他们是不是一心要把鲁律中浅显的词句重新修改的高深到谁都看不懂——她就看不懂;还是要在每一章前面都附上大段大段关于礼仪的篇幅……都随他们去。姜姬让阿陀看过后给她写一个主要内容的提纲就行了。等这样的奏表攒到秋天,姜姬终于听说河谷那里又有新变化了。不是义军上门了,而是云青兰要取仕了。他广发召贤令,说虚位以待,若有贤人,请一定要去他手下干活。他这个也是定点发的,除了已知的大世家之外,义军中的李家、包家、伍家、乔家等都收到召贤令了。可以说是摒除门户之见了。毛昭看到招贤令后大发雷霆。黄松年也说竖子可恶。姜姬让风迎燕替她讲一讲,这召贤令有什么不对吗?风迎燕说比如鲁国或赵国不能给鲁、赵之外的城池发召贤令一样,更不能说给大梁的每个大城都发一道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胖狐狸 老婆老婆老婆 成为合欢宗卧底后攻略了师尊 我真不要当明星 从夫之夜 (名柯同人)威士忌今天被逼疯了吗? 光影交错1998 真千金回来了 他养的鸟成精了+番外 (穿书)不想入戏的女配 我在健身房捡了一只小奶狗 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 快穿之和晋江的敛财之旅+番外 炮灰你妹+番外 他山之石难攻的玉+番外 仙台有树 我家民宿通古代 此山有妖气 攻略不起打扰了 和离之后的悠闲生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