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8小说网

U8小说网>汉武帝刘彻功与过 > 雄主也昏聩 迷信神仙巡游无度(第3页)

雄主也昏聩 迷信神仙巡游无度(第3页)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武帝对神仙之术的痴迷,以及少翁、栾大、公孙卿这三个齐国方士的陆续得宠,极大地刺激了当地“神仙产业”的发育。据司马迁记载:“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史记·封禅书》)

世人通常是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尽管少翁和栾大先后死于非命,渴望像他们那样一步登天的人仍旧如同过江之鲫。比如元鼎六年春,武帝刘彻东巡至海,表示希望找到传说中的蓬莱仙人——齐地方士们一听,立刻动身出发,一时间乘船出海者多达数千人。

武帝刘彻迷信神仙,毫无节制地追求长生,不仅使他个人的名誉、威信遭到了损害,还造成了另外两个恶果:第一,大兴土木;第二,巡游无度。

早在元鼎二年,即诛杀少翁不久后,武帝刘彻就在长安兴建了著名的“柏梁台”,台上铸造了一根高达二十丈的铜柱,其直径要七个人才能合抱;铜柱上铸有“承露盘”,盘中是一只巨大的手掌,称为“仙人掌”,掌心向上,用以承接上天降下的甘露。

据说,将玉磨成粉末,掺入承露盘收集的露水中喝下去,会有长生不死的功效。

柏梁台的修建,无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它只是武帝一朝大兴土木的开始。司马光就在《资治通鉴》中称:“宫室之修,自此日盛

。”

元封二年,公孙卿怂恿武帝说:“仙人好楼居。”就是说神仙喜欢住高楼。武帝立刻下令,在长安兴建了“蜚廉观”和“桂观”,在甘泉宫兴建了“益寿观”和“延寿观”。古代,“观”通常都指高楼。据《三辅黄图》记载,蜚廉观的高度足有四十丈,其他几座也差不多。若此记载属实,换算过来相当于九十二米,大概有三十层楼那么高。即便放在高楼林立的今天,这种高度也相当可观,更别说在古代了。

除了这四座高楼,武帝又在甘泉宫兴建了“通天台”,并对甘泉宫进行了大规模扩建。通天台的具体高度,正史无载;而据野史《汉武故事》称,其高度竟然达到了一百余丈,相当于今天的二百多米、六十多层楼的高度。这显然是夸张的说法,可信度较低;但通天台比上述四座楼观更高,应该是可以确定的。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次年开始改用夏朝历法,以正月为岁首)冬,柏梁台发生火灾,烧毁殆尽。武帝遂于当年在长安城西开始兴建建章宫。该宫城的规模非常巨大,宫中建筑繁多,史称“千门万户”:东有“凤阙”,高二十余丈;西有“唐中台”,高台附近方圆数十里为“虎园”,专门豢养老虎;北有人工挖掘的“太液池”,湖心建有二十余丈高的“渐台”,渐台四周又有“蓬莱”“方丈”“瀛洲”“

壶梁”等小岛(均取自传说中的海上仙岛之名);南有“玉堂”“璧门”等豪华宫殿。

据《三辅黄图》记载,玉堂殿仅台基就有十二丈高,整座宫殿的台阶都用玉石铺就;而璧门殿的椽子、柱子末端,则全都贴有薄片璧玉。

除了以上建筑,建章宫中还有“神明台”“井幹楼”等,高度都在五十丈以上,刷新了长安那四座楼观的高度纪录。最后,整个建章宫的所有建筑之间,均以繁复曲折的“辇道”相互连接。所谓辇道,就是专供武帝辇车通行的道路。

这么多宏伟壮丽的宫殿楼台,这么多规模浩大的建筑工程,其所耗费的民脂民膏若加以统计,肯定是一笔惊人的天文数字。后人评价历史上的昏君和暴君,总是离不开“穷奢极侈”“滥用民力”之类的描述,而汉武帝刘彻虽然以雄才大略著称后世,但毋庸讳言的是——他奢侈无度的一面,比起历史上那些典型的昏君和暴君,其实也不遑多让。

在任何特定阶段,任何一个国家的财力和民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皇帝的欲望无限膨胀,势必成为国家和百姓的灾难。然而,大兴土木还不是武帝刘彻“奢侈消费”的全部。武帝刘彻的另一个花钱如流水的行为,就是毫无节制地巡游天下。

大概从元鼎四年起,武帝刘彻或以祭祀上天和各路神仙为名,或以巡视边防、炫耀兵威为由,开始

不断出巡,几乎走遍了帝国的四面八方。

这一年,四十四岁的武帝刘彻“始巡郡县”,先是前往雍县(今陕西省凤翔县),祭祀“昊天上帝”;随后东下,经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前往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祭祀“后土”;最后又到荥阳和洛阳走了一趟。

不幸的是,武帝第一次出巡,就间接害死了一个封疆大吏:由于武帝此行是突然决定,然后立刻动身——所以河东太守毫无准备,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接待工作,惶恐无措下只好自杀。

元鼎五年,武帝再度前往雍县祭祀上天,随后顺便西巡,越过陇山(今陕西省陇县西),登临崆峒山(今甘肃省平凉市西);之后又北出萧关(今宁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并率数万骑兵前往河套地区,一边纵情狩猎,一边向匈奴炫耀兵威。

无独有偶,武帝此次西巡,陇西太守同样措手不及,连大批随从官员的饮食都供应不上。这位太守只好步去年那位同僚之后尘,以自杀的方式谢罪。

元封元年冬,武帝亲率十八万骑兵,再度北巡,向匈奴炫耀兵威。庞大的队伍从云阳(今陕西省淳化县)北上,经上郡、西河(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南)、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然后出长城,登单于台(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再到朔方。

史称,此次北巡,旌旗绵延达千余

里——可见其队伍规模庞大到了怎样的程度。虽然这一次,再没有地方太守自杀的记载,但这样的巡游,给沿途官府和百姓造成的负担之大,是可以想见的。

同年春,刚刚北巡回来的武帝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嵩山(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北),于太室庙祭祀;同时为即将进行的一件大事做准备工作。这件大事,就是历代帝王借以彰显自己文治武功的最高级的祭祀活动——封禅。

四月,时年四十七岁的武帝刘彻登临泰山,正式举行封禅大典:先祭天神,称为“封”;再祭地神,称为“禅”。礼毕,武帝意犹未尽,又立即东行,来到海边,准备亲自乘船出海,寻找蓬莱仙人。群臣纷纷劝阻,武帝根本不听;最后是东方朔温言进谏,武帝才悻悻作罢。

恰在此时,随同出行的侍从官霍子侯(霍去病之子)暴病身亡。武帝甚为哀伤,遂下令回返。不过,回程的路线,他却不走直线,而是绕道北上,到达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北),接着巡视了辽西郡,然后沿着北方边塞到达九原(五原郡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最后才回到甘泉宫。

据史书称,此次封禅东巡,武帝行程一万八千里。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五十一岁的武帝刘彻又进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南巡。他先是前往盛唐(今安徽省六安市);接着登临九嶷山(今湖南省宁

远县西),在此祭奠舜帝;之后,又前往灊县(今安徽省霍山县),登临天柱山(霍山县西南);继而从寻阳(今湖北省武穴市东北)乘船东下,游览长江。

此次出游之盛,史书形容为“舳舻千里”。据说,武帝刘彻还亲手射中了江中的一条蛟龙,并将其生擒。蛟是神话传说中的生物,不太可能真的存在。也许,武帝射中并擒获的只是一条大鱼,但史官为了阿谀奉承,就写成了蛟。

最后,武帝在枞阳(今安徽省枞阳县)登岸,转道北上,前往琅琊,接着沿海岸线而行,一路祭祀沿途的名山大川……

此后,武帝刘彻依旧年年出巡,几乎没有一年落下。直到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即他去世的两年前,时年六十八岁的武帝刘彻依然进行了最后一次东巡。他来到东莱(今山东省莱州市)海滨,企图出海寻觅神仙。群臣拼命劝阻,他也不听。后来是因为一连十几天“大风晦冥,海水沸涌”(《资治通鉴·汉纪十四》),根本没法出海,刘彻才不得不放弃。

从四十四岁“始巡郡县”,到六十八岁最后一次出巡,武帝刘彻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年份都在进行各种巡游,而且大多数出巡的规模都十分浩大——可想而知,会给天下郡县和各地百姓造成多么沉重的负担。

从大历史的角度和对后世的影响来看,汉武帝刘彻绝对是中国历史

上屈指可数的雄主之一;但对于生活在武帝一朝的百姓而言,这样的雄主越是“有为”、越是喜欢折腾,他们的痛苦指数就越高,付出的代价也就越为深重。

这就是历史的悖论。

每一个大时代下的芸芸众生,都只能在这样的历史悖论中艰难求存。当然,为了促进国家、民族等共同体的强盛与繁荣,有些代价是不得不付出的,但毋庸讳言的是——有些却只是“肉食者”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对百姓的过度榨取。

前者是发展的代价,即便痛苦也必须承担;后者则是无谓的牺牲,只能通过文明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加以避免。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成状元郎的天命甜妻  系统:C罗梅西抢着当我队友  傲世骄龙  我堂堂邪尊被女总裁甩了  主母有疾  我,都市无双!  这就是心动的感觉  长安  海棠醉月  沈律师太难哄,厉总追妻火葬场  重塑1997:开启金融帝国  辣椒和酒【完结】  穿越之细水长流  摄政王他金屋藏娇  穿越大明迟到,竟成大明战神  穿成男配的锦鲤妻  仙界神豪:我有十万条灵脉  遇见  厉总!夫人带着小少爷上节目征婚啦  一夜醒来,开局五个亿到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