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8小说网

U8小说网>万物之纲纪什么意思 > 第42章 道分上中下人分三六九(第1页)

第42章 道分上中下人分三六九(第1页)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内容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1.

含义解释

-这章主要是讲不同层次的人对“道”的不同反应。“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指智慧上等的人听到道的理论,就会努力去践行。比如古代的一些贤能之士,像伊尹听到成汤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可以理解为一种符合“道”的理念),就积极辅佐他,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这一理念。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智慧中等的人听到道,将信将疑。就像战国时期,很多谋士在接触新的治国理念或道德准则时,有时觉得有道理,但又因为各种利益诱惑而不能坚定地去遵循。

“下士闻道,大笑之”,智慧低下的人听到道就会嘲笑。因为这些人往往被眼前的世俗利益所蒙蔽,不能理解高深的“道”。例如,当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等理念时,那些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和掠夺来获取利益的诸侯可能就会嘲笑这种看似消极的主张。

2.

重要理念阐述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是说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岖。比如在历史上,有些改革者推行符合社会长远发展的政策(明道),但在初期可能会遭到误解,被认为是不明智的(若昧)。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高尚的德好像山谷般幽深,最洁白的好像含垢的样子,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就像周公旦,他辅佐成王,拥有高尚的品德(上德),却非常谦逊,就像山谷一样能容纳万物。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最后完成,最大的声响反而听不见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体。这部分理念在很多历史人物和事件中都有体现。比如姜子牙,他大器晚成,在晚年才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帮助周武王建立周朝。他的智慧和才能(大器)是经过长期积累才得以展现的。而“大音希声”可以联想到一些默默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他们没有刻意地宣扬自己(希声),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一章说的也是不同的学者对‘道’的不同的理解。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上等学者接触到“道”,便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想尽办法领悟其中的精髓。他们深知道的深邃与广博,不满足于表面的理解,而是深入钻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挖掘道的内涵。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十足的耐心,将道的规律融入自身的思维与行动中,无论是面对生活的挑战还是学术的追求,都能以道为指引,矢志不渝地遵循道的规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中等学者接触到“道”,往往陷入深深的思索。他们在面对道的深邃理念时,会反复权衡利弊。一方面,道的高深与独特吸引着他们,使他们不敢轻易否定;另一方面,道的抽象与难以捉摸又让他们心生犹疑。他们会在内心反复考量,思考道的合理性、可行性。在与他人交流探讨时,他们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试图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道。尽管内心充满矛盾与纠结,却始终保持着对道的探索精神,在半信半疑中不断前行。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下等人接触到“道”,往往以自身的认知和经验为判断标准。他们在生活中习惯了世俗的功利与实用,对于抽象的道,难以理解其本质。在他们看来,道虚无缥缈,既无法直接带来物质利益,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觉得道根本不存在。他们在面对道的相关理念时,会不屑一顾,甚至嘲笑那些相信道的人。这种态度源于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片面认知,只关注眼前的事物,无法领会道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千重雪1  宝可梦:主角嘴臭,但是有理!  盗墓:宝贝在盗墓的世界里流浪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影后后妈很温柔  娱乐:我是无辜的医生说我胃不好  庶女开铺:我靠美食当上商业女王  逗比是如何修仙的  死对头总想让我喜欢他  化龙道  铠甲勇士刑天:斯人若彩虹  她两眼一瞪!兵王夜夜掐腰低头哄  暴力奈亚:拉爆那个暗黑大帝  末日双生花的胜利之路  《雪落再说爱你》宋南夕周京泽  什么?这家宠兽店内有龙!  沉浮录!  我在阴界攒功德修炼  仙帝道书  重生1975,从卖野菜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