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功劳卓着,但他不知足、不知止,与赵高合谋害死蒙恬和太子,最终被赵高所害,临刑时才后悔未珍惜曾经的平淡生活。他为了追求更高的权势和地位,最终失去了生命和曾经拥有的一切,体现了因过度追求“得”而导致“亡”的悲惨下场,也说明了“得与亡孰病”中不知权衡利弊的后果。
石崇王恺斗富
西晋时期,石崇和王恺互相攀比斗富,石崇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抄家斩首,财富也随之烟消云散。他们过度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最终导致身败名裂,甚至失去生命,体现了为了一时的“得”而忽略了可能带来的“亡”,没有认识到“得与亡孰病”,从而陷入了悲惨的结局。
刘邦讳疾忌医
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196年秋,亲自率兵征讨淮南王黥布,在战斗中被流箭射伤,病倒后拒绝治疗,最终病势日增而死。刘邦在生命与对疾病的忽视和不治疗之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因小“得”(认为自己天命所归而拒绝医治)而导致大“亡”(失去生命),可以说是没有正确认识到“得与亡孰病”。
张安世辞禄外放
汉朝的张安世父子都被封侯,权位过高,他向汉宣帝请求辞去俸禄,汉宣帝将其俸禄存于都内。张安世为人谨慎,举荐人才不求回报,拒绝被举荐者的感谢,还让儿子张延寿外放做地方官,以保家族平安。他深知过多的权力和财富可能会带来灾祸,不贪恋“得”,从而避免了可能的“亡”,体现了对“得与亡孰病”的深刻理解和明智选择。
(甚爱必大费,
)
真正动心的,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以下是一些体现“真正动心的,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典故: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在那遥远的古代,周朝的天子周幽王深深地迷恋着一个名叫褒姒的女子。然而,这褒姒却是个生性冷淡、不苟言笑之人。周幽王为了能博得美人一笑,可谓绞尽脑汁,但始终未能如愿。
有一天,周幽王突发奇想,竟然下令点燃了只有在国家遭遇战争时才能动用的烽火台。刹那间,熊熊烈火直冲云霄,滚滚浓烟弥漫天际。远方的各路诸侯们见到烽火燃起,皆以为敌国来犯,于是心急如焚地率领各自的军队火速赶来救援。
诸侯们一路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心中满怀着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使命感。可是,当他们气喘吁吁地赶到京城后,却惊讶地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外敌入侵,一切都风平浪静。而此时,站在城楼上的褒姒,望着那些一脸惊慌失措、狼狈不堪的诸侯们,终于忍不住掩嘴轻笑起来。
看到褒姒展颜欢笑,周幽王欣喜若狂,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他一次又一次地点燃烽火,故意戏弄那些忠心耿耿的诸侯们。起初,诸侯们虽然感到被愚弄,但出于对天子的敬畏和忠诚,还是一次次地迅速响应。
然而,人的耐心终究是有限度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们渐渐对周幽王这种荒唐的行为感到愤怒和失望。终于,当犬戎真的大举入侵之时,周幽王再次点燃了烽火。但这一次,诸侯们都认为这不过又是一场恶作剧,于是纷纷按兵不动,不再前来救援。
就这样,失去了诸侯援助的周幽王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犬戎大军势如破竹,很快攻破了京城。可怜的周幽王在战乱中惨遭杀害,曾经辉煌一时的西周王朝也随之覆灭。
周幽王为了能看到褒姒那难得一见的笑容——这个让他真正心动的事物,不惜拿整个国家的命运开玩笑,最终付出了亡国的惨痛代价。这段历史成为了后世人们口中的一段千古笑谈,警示着后人莫要因一己私欲而罔顾大局。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内有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外有后金虎视眈眈。而吴三桂,这位原本效命于大明王朝的将领,正处于这风云变幻的历史漩涡之中。
当时,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势如破竹,一举攻破北京城,可怜那崇祯皇帝走投无路,最终选择自缢身亡,至此,大明王朝的统治宣告终结。然而,此时的吴三桂却手握重兵屯驻在山海关,面对如此剧变的局势,他选择了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就在这时,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竟然霸占了吴三桂深爱的小妾陈圆圆。当这个消息传到吴三桂耳中的那一刻,他顿时勃然大怒,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那句“冲冠一怒为红颜”,便是对他此刻心境最贴切的写照。
被愤怒冲昏头脑的吴三桂,全然不顾民族大义和国仇家恨,毅然决然地打开山海关,引领清兵长驱直入。随后,他与清军联手,向李自成的大顺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场战争异常惨烈,双方都杀红了眼,但最终吴三桂还是如愿以偿地击败了李自成,成功夺回了自己的心爱之人陈圆圆。
尽管吴三桂实现了报复李自成并夺回陈圆圆的心愿,但他的所作所为却让他背负起了千古骂名。在明朝遗民的眼中,他已然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叛徒,背叛了自己曾经誓死扞卫的国家和君主。而且,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吴三桂始终未能摆脱这一恶名,即便他在政治舞台上几经沉浮,也无法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
更可悲的是,吴三桂本人也并未得到善终。在复杂多变的政治斗争中,他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最终落得个身死族灭的凄惨下场。可以说,为了夺回心爱的女子,吴三桂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不仅名誉扫地,遭世人唾弃,还亲手将自己的祖国推向了改朝换代的深渊。这段充满戏剧性和悲剧色彩的历史故事,至今仍令人唏嘘不已。
唐玄宗与杨贵妃
唐玄宗对杨贵妃可谓是宠溺至极,为了博得美人一笑,他不惜将杨家一门都封为高官厚禄,使得其姊妹弟兄们个个都位列朝堂,尽享荣华富贵。一时间,杨家的光彩照耀着整个家族的门户,令人艳羡不已。
然而,随着杨氏一族权力的不断膨胀,其中尤以杨国忠最为突出。他依仗着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亲密关系,一路扶摇直上,位极人臣。但此人却专横跋扈,肆意弄权,不仅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强烈不满,也在民间激起了民愤,导致朝廷内外矛盾重重。
与此同时,唐玄宗早已深陷与杨贵妃的浓情蜜意之中无法自拔,整日里只知与爱妃饮酒作乐,全然不顾及朝政之事。久而久之,朝纲混乱,政治腐败,国家的实力逐渐衰退。
终于,安禄山瞅准时机,以“忧国之危”以及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悍然起兵发动叛乱。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火迅速蔓延开来,烧遍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当叛军逼近长安时,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等人仓皇出逃。行至马嵬坡这个地方时,随行的将士们群情激奋,纷纷要求处死杨国忠以平民愤。无奈之下,唐玄宗只得忍痛下令将杨国忠斩杀。可即便如此,将士们依然不肯罢休,他们认为杨贵妃乃是祸乱之源,若不除掉她,军心难稳。面对这一严峻局势,唐玄宗纵然心中有千般不舍,但为了自身的安危和大局着想,最终还是被迫下旨赐死了杨贵妃。
就这样,唐玄宗因为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国家陷入了无尽的战乱之中,百姓流离失所;而他自己也因此失去了皇位,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唐盛世,至此走向衰落。
(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因此呀,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知足者方能常乐,懂得自我满足的人,方可探寻到那长生的秘诀和真谛。当人们能够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不过分贪求那些虚无缥缈、难以企及之物时,内心便会充满宁静与平和。这种心态犹如一泓清澈的泉水,滋养着心灵,让生命之树常青。自我满足并非意味着停滞不前或安于现状,而是在追求梦想和目标的道路上,保持一颗感恩之心,不被外界的诱惑和纷扰所左右。如此一来,便能以一种从容淡定的姿态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笑看风云变幻,从而领悟到长生之道的精髓所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仙帝道书 暴力奈亚:拉爆那个暗黑大帝 重生1975,从卖野菜开始 影后后妈很温柔 什么?这家宠兽店内有龙! 宝可梦:主角嘴臭,但是有理! 她两眼一瞪!兵王夜夜掐腰低头哄 死对头总想让我喜欢他 《雪落再说爱你》宋南夕周京泽 娱乐:我是无辜的医生说我胃不好 逗比是如何修仙的 末日双生花的胜利之路 盗墓:宝贝在盗墓的世界里流浪 我在阴界攒功德修炼 沉浮录!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化龙道 千重雪1 铠甲勇士刑天:斯人若彩虹 庶女开铺:我靠美食当上商业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