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县长是真该死啊,也是,基本没有人监督他们。”胡亥吐槽着,突然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笑了笑,将奏章扔到一旁,安心接受元良人的服侍,他正在穿衣服。
“你怎么看起来有些郁闷?”胡亥有些好奇,关心的问道。
“妾身自觉是服侍陛下最多的,但一直没有身孕……我……”娜仁不止起了南人的姓,如今思维也逐渐秦化。
“哈哈,顺其自然,这种事情急什么?”胡亥捏了捏娜仁的脸蛋,稍稍宽慰一下她,随后前往威崇殿处理政务。
“首先,寡人先定一下重言的赏赐,爵位升赏核算好了?”
“是的陛下,都在这里。”
韩信,累功升爵至十二等爵位,左更!并赐财货金银若干,另有田宅庄园三座,七十八顷田地,岁俸600石,若干仆人。
韩信越过了十等爵位,正式获得高爵,已经可以说一声光耀门楣了,但距离十五等爵以上真正的上等人,还有一段差距。
秦朝的制度一直在演变,胡亥登基前,低爵位者基本上难以获得高级实职,但也有特例。
胡亥利用这一点,正在进行爵位与官位的脱钩。将来高爵者依旧富贵连绵,但不一定能掌握实际大权,掌权者也不一定有极高的爵位。
这点在秦始皇时期,其实也在做。根本原因在于天下统一了,危在旦夕的急迫感不存在了,国家制度不再需要特别畸形的全方面为战争服务。
高位者必须高爵,实际上是国家体系在反向配合军功爵禄制,牺牲的是其他所有人的利益。
近代建立国家,是将各类主义试了个遍,才有了今日,如今的选择,便是历史的抉择。
过去也是如此,老祖宗把所有该试的都试了。
【武将治国】:地方割据,法统失序,战火绵延;【宦官治国】:祸乱中央,以奴欺主,天下鼎沸;
【外戚治国】:内斗不断,党同伐异,皇权异主;【世家治国】:君权不稳,分配不均,更迭频繁。
所以,文人士大夫治理国家,也是历史的选择。尽管这套制度有无数问题,但你如果用其他制度,那可是会暴毙的。
军国主义的大秦,将武将这匹烈马驾驭得很好,这得益于大争之世,得益于国内复杂的政治格局,得益于六代明君,但不代表无害。
失去体制控制的军队,很快就在六国复苏中上演了别样的舞台剧,张楚政权的武臣被陈胜派往北方攻打赵地,然后他就自立了……
然后他派韩广攻打燕地,燕地基本上不战而降,随后,这个该死的家伙也自立了,韩广自立为燕王。
还有其他人,周巿统领大军扶持旧贵族自立,魏国复国。
这一系列事件彰显了许多问题,比如军队没有缰绳控制,会变得多么疯狂,到处都是草头王。
但胡亥从这段历史里面,看到的是极度反差,曾经数百年的春秋战国里面,每争夺一个地盘,都需要经历血腥厮杀,多次反复才能定下。
可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那可真的是一呼百应啊,只有部分韩地、部分赵地和部分齐地出现了抵抗,而且都是非常零星的抵抗。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是中原没有驻守军队的问题,逆贼也没有正规军啊,周巿带领军队进攻过齐地,当时他已经占领魏地了,势力很大。
但打齐地时,一个县城就把他拦住了,那就是个普通县城,不是什么函谷关天险。
这种横向、纵向的强烈对比,只能说明一件事,秦帝国的文人官僚系统极度薄弱,纯纯纸老虎。
过快的吞并、平等的压榨、脆弱的基础,咱们就不谈忠于主人、孝顺君父之类的话了,这个时候不盛行儒家,可你只谈钱也没给钱啊。
我当官还得去服劳役,那我能不恨你吗?
因此,秦国的官僚系统表现出来的反应就是,只有顶层官僚试图救国,中层官僚大部分墙头草,底层吏员恨死秦始皇祖宗十八代了,他们会直接给敌人开门。
那整个帝国就没有受益者吗?本来应该有的——军功集团,可秦律不止给了上升渠道,还给了更多的下降渠道,所以这个集团实际上也没有受益。
后世朝代都在抓破脑袋想,怎么割就旧有利益群体的肉,喂给下面人,以此续命。秦国倒好,他的问题居然出在没有既得利益者!
大量的既得利益者被秦律消灭了,没有既得利益者,就没有维护者。只能说商鞅设计的制度很逆天,社会流动性太强了。弱肉强食,生死看命。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从盗墓开始斩获人心 婢子太绝色,高冷世子又装又撩 我与老婆令人心梗的恋爱之旅 一统大宋 逆天命破万难 社会大哥:从退伍军人开始 特高压独步全球 你的时间被偷走了么? 穿到ABO世界不做恋爱脑 穿越大明朱雄英 宋终:一拳镇关西 味倾天下 东京喰种:噬魂搜查官 驾崩老皇:我靠吐血续命反仙 和闺蜜一起攻略男人,拯救世界 本是剑术庸才,那想我的剑会说话 鸿蒙时空镜之万界传奇 全面通缉 高武:我有个自助流异能 灵霄破穹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