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三春见赵匡胤已经答应自己提出的三件大事,不能再无理取闹,领儿子谢恩已毕,说道:“万岁,别的都是小事,我要韩家兄妹的人头,为丈夫报仇。”赵匡胤传旨到桃花宫叫韩素梅伏法。
时辰不大,把韩氏兄妹带到,韩龙吓得魂不附体,抖衣颤动,见了赵匡胤磕头碰地:“万岁,饶微臣一命。”
赵匡胤气得大骂:“韩龙,你蒙君作弊,杀害汝南王,罪不容诛。来人!把他交给陶王妃。”
韩素梅吓得花容失色,望着赵匡胤抽泣。赵匡胤不忍再看,急忙把身子转过去。韩氏兄妹二人被押在陶三春跟前。赵普说:“陶王妃,韩龙可由你处死,韩素梅乃万岁妃子,你不能杀她,叫万岁把她打入冷宫,赐绫悬梁自缢,就算报了仇了。”陶三春点头应允。
简短截说,赵匡胤立刻传下旨意,韩素梅悬梁自缢,把韩龙押到荒郊野外,砍下人头,为郑子明报了仇。赵匡胤派赵普、高怀德将汝南王尸体送回府,放在灵棚内,文武皆悲,吊祭三日,工部侍郎在京城外选好福寿山坟地,打好井子。出殡这天,给郑子明换上冕旒冠、五龙袍。废朝二日,素服发丧。赵匡胤带群臣把棺椁送到福寿山坟地埋葬,又赠给陶三春布缎百匹,葬费尽由官府拨给。
诸事完毕,陶三春命家人在坟地旁盖三间茅屋,收拾个把式场子。叫儿子郑印守孝三年。
百日之后,赵匡胤叫陶三春搬进官中寿康宫,陶三春不肯,仍住在汝南王府。
几个月后的一天,家将报信,说少王爷郑印失踪,有人留下一封书信。陶王妃看完这封信,又急又上火,派人四处寻找,也没找到郑印的踪迹。陶三春大病一场,看着那封信难过,心灰意冷:丈夫死,孩子失踪。从那之后,闭上府门,与世隔绝,告诉家人,谁也不见,不久去娘家陶然口。信上写的什么,后文自有交待。将来赵匡胤被困寿州,陶三春挂帅,寿州解围,二次出世,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那赵匡胤,想起郑子明之死和贬走苗光义的事,越想越窝火,越想自己做得越不对,损失了一文一武两员将。郑王死了,已无法挽救,得把苗光义请回,官复原职。
派人一请,原来,苗光义被贬之后,到府里拿些衣物、盘资,当天离家,一去不复返。苗光义看破红尘,进山修道去了。
赵匡胤一股急火,病得卧床不起,一连两三个月,身体才恢复康宁。
单说这一天早朝,文武大臣参王拜驾已毕,有殿头官进来启奏:“万岁,下面有南唐使臣求见。”
赵匡胤想:南唐主是唐哀帝时封的,当时的封主是李存勖。割让疆土叫李存勖独立为王。定都在金陵,疆土在江淮之间,李存勖死了,传给李璟。当初自己保周主柴荣时,带兵打过李璟,李璟愿意归大周所管。自从我继位改国号“大宋”,南唐主没有来朝贡,今天派使者,有什么事?问问就知道了:“宣南唐使者上殿。”
“是!”殿头官站在九龙口冲下说道:“万岁有旨,南唐使者上殿!”
下边有人高喊,声音洪亮:“遵旨。”由殿下走来一人,此人二十多岁,中等身材,头戴范阳毡帽,翻边卷沿儿,身穿银灰色大氅,腰系紫色丝绦,银灰色中衣,足登薄底青缎快靴,往脸上看,四方大脸,浓眉阔目,颌下微须,看去精明强干。
赵匡胤想:这员武将一表人材,怎么有点眼熟,在哪见过?一时想不起来。南唐使者离龙书案不远,止住脚步,正正冠,抖一抖袍服,撩衣跪倒:“大宋武德皇帝在上,南唐使臣刘孝奉命下书,请武德君主御览。”
内侍将表章拿过来,铺在龙书案上,用四个金狮子押住四角,赵匡胤低头一看,上写:“南唐奉书,致宋主赵匡胤。我南唐历受中原兵灾,无奈割城池、献金帛,屈辱于周。今宋朝君主,乃不义之徒,欺孤凌寡,篡位夺权,得周主盟侄天下,万人唾弃,骂名千载,不够人王帝主。我南唐君正臣贤,国富民安,现已兵精粮足,国威大振,要兴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即日兴兵,收回封土。古云:天下乃仁人之天下,有德居之,无德失之;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唐王乃应运真主,为了顺天应人,兴唐灭宋,统一南北。识时务者,速纳降书,唐主为君,宋主为臣,划地封疆,免遭涂炭,不听良言,吾大唐要发倾国之兵,杀奔宋都,打到汴梁,将玉石俱焚,踏为齑粉。”下边写南唐王李煜,齐年压月盖着玉玺大印。
赵匡胤看罢,气得拍案大骂:“李煜小儿,你算什么真主?你荒淫酒色,只会舞文弄墨,敢动我大宋!想当初,你爹濠王李璟野心勃勃,不服天朝管,是我领兵带队下南唐打濠王。一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清流,战滁州,取亳县,得寿州,攻徐州,拿泰州、扬州,直捣金陵。打下十四州,六十个县,你们南唐折了无数大将:姚凤、皇甫晖、丹托丧生疆场。这叫昏君无道,累死朝臣,眼看南唐被平,是我有好生之德,允许尔等纳降书递顺表,才保住濠王李璟狗命,留下金陵、铜陵、池州等一隅之地,你就该苟且偷生。想不到,野心不死,不以生灵为重,又想和我国交兵,是可忍,孰不可忍!朕要亲临疆场,不抓住小儿李煜,决不回兵。”
赵匡胤骂李煜,忘了刘孝还跪着呢!赵匡胤越骂越有气,使者刘孝站起来了,说道:“武德皇上,恕我刘孝嘴直,你身为天子,口出不逊,有失身份。当年你保周主柴荣,下南唐杀了那么多大将,还不许我们报仇吗?还不许我们雪耻吗?君子斗志不斗口,何必长你的威风,灭我们志气?”
赵匡胤低头看了看使臣,只见他怒气冲天,虎视眈眈。赵匡胤不但没怪罪,真就把气消了:“刘孝!你南唐打宋,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刘孝说:“不,没有交兵,怎么知道我们败了?”
赵匡胤说:“你们有多少兵有多少将?有几座城?金陵不够孤射猎用,怎能战胜我天朝!刘孝,孤看你是条好汉,有意收在我朝为官,不知将军可乐意?”
刘孝一阵冷笑,心中暗想,赵匡胤你瞎了眼睛!我和你有杀父诛兄之仇,能保你吗?此番我亲自入汴梁,就是想看看赵匡胤兵力虚实?年景如何?沿途何处设伏兵。想不到你还想叫我归宋,真是天大笑话。想到这说:“万岁,刘孝誓死不负唐王。”
赵匡胤见他年轻,忠心唐主,十分钦佩,不再难为他。提起七寸狼毫,蘸上香墨,将笔膏饱,刷刷点点写了几个字,写好批文,交给刘孝。刘孝转身下殿走了。
使者走后,君臣共议征南之事。高怀德说:“冲南唐使者的口气,对南唐不可小看,一定是兵力充足,粮草齐备,人心所向。我们不可轻敌,要挑选精兵上将,不可疏忽。”
赵匡胤点头。经过争议,最后决定,东平王高怀德为元帅,老将呼延凤为先锋官,曹彬为副先锋,潘仁美押粮。随营大将是张光远、罗延西、乐元福、马全义、史彦超、史魁、周霸、李通、石守信等十几员上将,调兵二十万。
赵匡胤见诸事完备,说道:“朕要亲临战场,统一国土。”
高怀德说:“叫微臣带队出征,臣万死不辞,不过胜负难定。”
赵匡胤问:“高元帅有什么难处吗?”
“万岁,将在谋不在勇,兵在精不在多。一将无谋累死千军。臣乃一勇夫,要有谋士扶助才可。”
赵匡胤说:“爱卿过谦了。昔日下河东,打刘崇,爱卿屡立奇功,今天怎么又客套起来?”
高怀德一笑:“今非昔比。昔日,军师苗光义出谋划策,苗先生精通战术,善晓军机,用兵如神,一切仗着苗先生指点。现在军师不在,如老马迷途,如行舟断蓬,臣实实担忧。”
赵匡胤被说得满脸通红,低头不语,半响才说:“是孤酒后失德,贬了有功之臣苗军师,追悔不及,众卿速想良策。”
赵普出班跪倒:“苗光义有一子叫苗从善,虽然年轻,博学多闻,变通谋略,是国家柱石,有乃父之风,万岁可宣来重用,则皇基可固,四海宁靖,也对得起苗光义。”
赵匡胤准奏,请苗从善入朝,封为护国军师,随营远征。朝内事情,交给他的二弟,殿前都虞侯、一字并肩王赵光义办理,赵普留在朝中辅佐光义。半月后大兵调齐,准备出征。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剑影逆尊 我明明超强却只想种花 绝色双姝厨艺妙,馋哭食客哇哇叫 霍格沃茨的远古恶魔 足球重启:系统太坑我却成神 穿越七零,癫点好 擎天之生来倔强 帝国魔女的指挥官 LOL,开挂的我,针对就有用? 宇宙星际文明争霸 重生水浒豹子头林冲 刀锋上的磨练 傅诗淇你活该 龙归一 尹女的骚气仙夫 修仙:仙门师祖穿成恶毒女配 时光缝隙里的约定 我是真不想当什么城主啊 巾帼战魂,将军世无双 三国凭实力截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