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进行的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
治平四年(1067)正月,宋神宗赵顼即位。年纪轻轻的神宗皇帝立志变法革新,熙宁元年(1068)四月,就特召四十八岁的江宁(今南京)知府王安石火速入京,企图一下子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
王安石上位后,首先成立了一个指导变法的新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原来的条例司撤销后,由司农寺主持变法的大部分事务,曾布、吕惠卿等人参与草拟新法。
鉴于我们本书企图反映的主体——苏轼在任地方官后如何在新法的氛围中履行政务——由此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在王安石变法这一历史问题上,功过成败,还是留给后人去评说为佳。
我们不是历史学家,更不是熟知政治经济学的专业人士,以及对于后世带来的结果是好是坏,千余年后仍没有最终定论的今天,我们也只有避重就轻,不再班门弄斧为好。
但为了说清楚这次变法的具体内容,阐述好它对当时社会以及苏轼本人的影响,经过粗略归纳,这些新法按照内容和作用大致分为理财、农业、军事、教育等措施(以下内容可能会十分枯燥),其具体内容大约有十一项之多:
一、理财措施:
旨在通过限制贵族奸商们的盘剥复利,把这些奸商们的盈利特权收归国有,劳动人民的税赋不必增加就能使国库充盈,也就是当时鼓吹的“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王安石变法在为国家理财方面主要有均输法、市易法和免行法。
1.均输法
均输法不是宋神宗时王安石所首创,乃系仿桑弘羊、刘晏之法而加以变通。
它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由桑弘羊所提出。此法在宋史里频频出现,每次都与王安石挂钩,被反对派骂得狗血淋头。均输法是汉武帝与匈奴掐架掐得最狠,搞得军费激增,国库见底时搞的国家紧急状态法令,汉时前后一共搞了两次,国内矛盾激烈程度比宋只高不低,但的确帮助汉武帝度过了难关。
王安石集团的原意是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由发运使掌握六路的财赋情况,斟酌每年应该上供和京城每年所需物资的情况,“从便变易蓄买”,贮存备用,藉以节省价款和转运的劳费。均输法夺取了富商大贾的部分利益,同时也减轻了纳税户的许多额外负担。理解“均输法”,最要紧是八个大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熙宁二年(1069)七月,开始在淮、浙、江、湖六路颁行均输法,但此法“然均输后迄不能成”——没能按计划施行下去。
此法不是固定不变地向各地征敛实物赋税,而主要是在灾荒欠收物价高涨的地区折征钱币,用钱币到丰收的地区贱价购买上供物资,此即“徙贵就贱”。如果有多个地区同时丰收物贱,就到距离较近、交通便利的地区购买,此即“用近易远”。
于是,均输法就可以达到“江湖有米则可籴于真,二浙有米则可籴于扬,宿亳有米则可籴于泗,坐视六路之丰歉,间有不登之处,则以钱折斛,发运使得以斡运之。不独无岁额不足之忧,因以宽民力。万一运渠旱干,则近有汴口仓庾”这样的效果。
通观制置三司条例司奏言全文,可以看出其议论的内容,虽然涵盖诸路上供的所有物品,但重点则是京师所仰仗的东南六路的粮食。
变法者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均输法的施行,一是将东南六路的富裕物资与物资匮乏的地区相调剂;二是打击了富豪之人的横征暴敛,从他们手中“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三是可达到“便运输,省劳费”的目的;四是可以“去重敛,宽农民”,最终实现“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的目的。
改革的出发点,归根结底是解决粮食供应问题。改革的途径,无非是扩大购买。均输法之“输”并不是运输,实乃输纳、供应之谓。均输法是对东南漕粮供应制度的变革,是属于政府消费性购买范畴的问题,与漕运制度本身并无多少联系。它的着眼点是漕粮,而不是漕运。
2.市易法
这一措施其实是来源于西汉中叶桑弘羊的“平准法”,但有自己的特点:如“契书金银抵当”、“结保贷请”、召募行人、牙人为市易务工作等,都是王安石的新发展,与平准法的命吏坐市肆贩卖、不假手商人的作法有所不同。
均输法与脱胎于平准法的市易法推行以后,形成了对城市居民特别是工商业者的打击。原本立足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重利盘剥的新政策,蜕变成国家垄断市场、货源、价格,甚至批发与零售也被政府官员所操纵,哪怕像水果、芝麻或是梳朴(作木梳的原料)之类的小生意,也要先过政府官员这几道关口。于是,大中小商人一齐步履维艰,致使城市工商业开始凋零。
此法于熙宁五年(1072)三月开始颁行,具体措施是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
后又将开封市易务升为“都提举市易司”,作为市易务的总机构和专门机构,是直接收售物资,参与交易,以平抑市场物价的一种政策措施。也是王安石变法时在城市中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新法。
市易法在限制大商人垄断市场方面发挥了作用,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市易法有平抑物价调剂供求的作用,限制奸商垄断居奇,把以前归于大商人的利得收归官有,增加财政收入。
从时人之记载和苏轼等人的大量文字中可以看到,全国城市商业与市场一时间相当萎缩而萧条,社会开始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这个结果看来不合情理实际却有其必然性,市易法的实质是对商业贸易实施国家垄断,市易法一方面打击了大商人、“兼并之家”,但是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小商户的利益。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盗墓迷城之天一雄风 篮球之巅从大学到联盟第一人 带着十二符咒穿越星穹铁道 诸子纪元:重生程序员的修真征途 我在南安骗婚的那点事 我倒要看看这魔王有多勇 开局拿下主角祖宗,女主后悔了? 大道源珠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从睡仙到道尊 攻略什么的我超在行【快穿】 回到2008当金融大鳄鱼 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 纯属胡说八道 科研大佬穿七零,炮灰女配逆袭 我的26岁养猪生涯智造西游大计 寸心重生后,杨戬倒追她 天命卡牌 大帝林鸣传 什么?地道气运之子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