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苏轼从杭州赴密州任路过高邮时,孙觉(字莘老)服祖母丧的期限已到,如今服除,正要起知苏州。
对于这位老朋友,苏轼倅杭时,老孙将知庐州,苏轼曾作诗为之送行,孙莘老当时就次韵了一首。得知老朋友已经重回工作岗位,于是苏轼就将上次老孙的次韵诗又唱和了一番寄给孙莘老。
李公择要离开徐州了,苏轼先是赋了《蝶恋花》词,“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那意思是说,我要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我思念你的时候想必你也在思念着我吧。
“楚些(suo)”,类似于招魂歌,亦泛指楚地的乐调或《楚辞》。《楚辞·招魂》是沿用楚国民间流行的招魂词的形式而写成的,所以说句尾皆标志性地带有个“些”字。
苏轼还作了数首诗为李公择送行,二人都是因议论新法被摈黜远外,所以交情最为深厚。
李公择是南康建昌(今江西永修)人,年少时曾在庐山白石僧舍读书。他曾与王安石交好,后来,因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被贬官外放,同时他也是苏轼的好友。而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为王安石所不能容忍,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数说苏轼的过失,致使苏轼不得不请求出京任职。
至此,两人均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不得不离京赴任,后来,又因为各自的命运而不得不一次次分别。
苏轼曾写过许多关于李公择的诗篇,当时苏轼从密州赴徐州任时,李公择在济南隆重地接待了苏轼。如今李公择出任淮南西路提点刑狱的李公择,南下赴任时又专门取道徐州,专程来拜会苏轼来了。
因此,这一时期二人的唱酬极多。
苏轼《送李公择》诗中有“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宜我与夫子,相好手足侔。”等句,在这里,苏轼坦言自己兄弟少,四海之内只有弟弟苏子由一人而已,而与李公择的关系也情同手足,就像亲兄弟一般。
再说说杜介这个人,其字“几先”,在百度词条中只能搜出“善草书,清爽圆媚,诚为奇绝”这一信息,但苏轼兄弟与他有多首赠诗。
“崎岖世路最先回,窈窕华堂手自开。咄咄何曾书怪事,熙熙长觉似春台。”其中最早的这一首《杜介熙熙堂》,就是苏轼在徐州任上所写,其时杜几先已经告老还乡,居住在扬州的平山堂。
就在几年后,苏轼自湖州被押解进京之时,船过平山堂下时,隔墙还能清楚地看见杜介居住的竹屋纸窗丝毫没变。
彼时,在苏轼的脑海里浮现的是,已经退休的老杜仍然戴着黄帽穿着草鞋,在自己草房间的棋局里怡然自乐。而反观自己,正被朝廷羁押,生死未卜,只能是喟然长叹!
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刘泾,字巨济,号前溪,善作林石槎竹,笔墨狂逸,体制拔俗。亦工墨竹,以圆笔作叶,成都太智院法堂就有他的松竹画壁各一堵。
刘泾与苏轼和米芾都是好朋友,刘泾有个习惯,那就是为文喜欢用一些险怪之语。为了裁抑老刘的这一不好的习惯,苏轼在一首与刘泾的和诗中是这样说的,“吟诗莫作秋虫声,天公怪汝钩物情,使汝未老华发生。”、“万卷堆胸兀相撑,以病为乐子未惊。”(《次韵答刘泾》),这些思想也是自欧阳修以来,苏轼引领下的宋代文坛的一股清流。
元丰元年(1078)夏初,将官梁交(字仲通)从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返回徐州,给苏轼带回了孙颀(字子思)的来信。
苏轼从信中得知,孙颀目前与苏辙在一起共事,且平日里交游甚密,这些消息使得苏轼很是欣慰。
另一个好友、京东东路转运使、阆州人鲜于侁(字子骏),本为唐鲜于叔明后裔,此人为官清正、干练,为诗平淡渊粹,擅作楚辞(这个很有个性),在公务之余坚持挑灯夜战,一举创作了楚辞《九诵》。
所谓的“九诵”,无非就是将孔子、尧舜禹、岳神、河伯等上古名人及宗祠统统歌颂一番的九篇楚辞作品,这与当代的文化人一样,也就是兴致勃勃地写了一组描写正能量的组诗。
鲜于侁写好后,拿给了苏轼看,苏轼通览了一遍后,十分感慨。
为什么感慨呢?
当苏轼看到鲜于子骏写的楚辞“高仿品”后,感慨当时的社会,早都已不再学屈原、宋玉这些个经典了。一旦演奏《诗经》里的诗,就像铁锅与灶台的磕碰声,又像瓮与盎的撞击声,大家听了也都暗暗发笑,昏昏欲睡。
如今,人们喜欢的大都是夷器,比如胡琴琵、琶与羌笛,就连郑卫之声都很少听了,更何况雅音呢?喜欢的人少,想学的人找不到老师,想传授的人找不到学生。
《郑》、《卫》、《桑间》,自古以来都被归类为“靡靡之音”、“亡国之音”的范畴,也就是黄歌、酸曲儿的档次,但在苏轼时代已经算经典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带着十二符咒穿越星穹铁道 诸子纪元:重生程序员的修真征途 开局拿下主角祖宗,女主后悔了? 天命卡牌 我倒要看看这魔王有多勇 从睡仙到道尊 回到2008当金融大鳄鱼 我在南安骗婚的那点事 寸心重生后,杨戬倒追她 篮球之巅从大学到联盟第一人 我的26岁养猪生涯智造西游大计 盗墓迷城之天一雄风 大道源珠 科研大佬穿七零,炮灰女配逆袭 纯属胡说八道 什么?地道气运之子是我? 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大帝林鸣传 攻略什么的我超在行【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