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儒生一般要求“通五经、贯六艺”。
“六艺”就是要求他们必须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乐理和乐器。
在夜行长江的航船上,苏老泉焚香敛坐,沐手抚琴,左右开弓地为两个儿子弹起了“琴操十二操”的《文王操》,彼时,江空月出,琴声奇绝。
舟船顺流而下,故乡眉山渐行渐远。苏父这一举动绝非简单的消遣之举,而是作为促成儿子们成为合格儒生的言传身教。
船行至离泸州七十里的南井口时,苏氏父子专门泊舟岸边,等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乡任孜的前来相会。
任孜,字尊圣,眉山人。曾以学问气节雄冠乡闾,累官至光禄寺丞,后来的名声与苏洵相上下。这个任尊圣此时为简州平泉县(今四川平泉镇)令,苏氏父子特意泊船南井口,就是期待与之相见。
结果是等到天快要黑了老任尚未等到,正当苏老泉悻悻地准备要走之际,好在任孜终于赶来了。他乡遇故知,才使得苏轼父子跋涉在浩渺江湖间的宦游孤独之心,于他乡得到了些许的慰藉。
船过泸州,东行一百二十余里即到合江县。
合江县今天仍属四川泸州市,是长江上游置县最早的三个县之一,今天已被认定为“千年古县”。合江县因旧称安乐县,境内现有安乐山、安乐溪等名胜。安乐山在县东八十三里,也便是安乐县旧时取名的来由。
苏轼在过安乐山时,听到当地人的传说:说山上有一种树,不知树为何名字,只见叶子似荔枝叶那么长,每片叶子上都有文字样的图案。图案或密或疏,有点像昆虫咬噬过的痕迹,又像道士或巫师画的符篆。
就连后世的陆游也曾描述过这种树叶:黄牛庙后的树丛中,有一种叶子似冬青的又不是冬青,谁都叫不上名字。秋天的落叶上有黑色的类似符篆的文字,且每片叶子上的图案都不尽相同。
也有人说,树叶上出现的符篆,那是因为张道陵曾经在这座山上修过道的缘故。
张道陵(34—156),字辅汉,原名张陵,东汉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是我国道教的创始人。因其最初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故又称张天师。
关于张道陵入蜀的原因,一是“闻蜀人多纯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对自己创教有利。二是“闻巴蜀疹气危害人体,百姓为病疫灾厄所困”,他遂产生了用符、丹为人治病的念头。
入川后,张天师先居阳平山,后住鹤鸣山,最后还到过西城山、葛溃山、秦中山、昌利山、涌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等地,专门精思炼志。
关于老张曾在合江县的安乐山上修炼过的记载,很遗憾,暂未找到相关的文字记载。但这也许不影响苏轼的联想,他在诗中写到:天师化去知何在,满树秋叶岂能神。(《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
船过泸州后,长江水道折而奔向东北方向。
苏轼在船上看到两岸的山峰犹如走马,倏忽之间就过去了数百座,山形也千姿百态,有的槎牙变态,有的杂沓如奔,山上的小径远观则好似萦绕的飘带。
站在船上,刚想与岸上近在咫尺的行人打个招呼时,无奈小船已像飞鸟般地顺流而下了。转瞬之间,苏轼父子已被带到了渝州(今重庆)的地界。
在渝州停留时,苏轼给青神县的的老乡王道矩寄了一封书信,回忆了二人曾在一起共论唐史的纯真友谊。过涪州(古巴国,今重庆市涪陵区)时,苏轼捡到了一只名叫山胡的小鸟。
这种鸟学名叫黑喉噪鹛,因叫声响亮动听,俗称“山胡鸟”,自古常被作为观赏鸟饲养。对于舟行江上的枯燥生活而言,这只山胡鸟想必会给年轻的苏轼兄弟带来一定的快乐体验的。
船过渝州、涪州,再经明月峡,就到了忠州(今重庆忠县)丰都县。
明月峡,位于四川广元嘉陵江西陵峡东段,因峡两岸的山岩多呈银白色,并和青峰、江水相辉映,使整个峡江好像镀上了一层朦胧的月光,因此得名。
峡中多有奇峰怪石:有山势嵯峨半插云天的天柱峰,有宏丽幽深的黄颡洞,还有被茶圣陆羽称之为“天下第四泉”的蛤蟆碚,有腾空飞架的仙人桥,有裁云剪雾的青峰“三把刀”,可谓是天然的中国交通“博物馆”,也充分展现了李白笔下“蜀道难”之现实情形。
在丰都县,苏氏父子专程拜见了当地的李知县,在李知县或是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游览并在仙都观题了诗。当然对于已经进士及第的苏轼兄弟而言,这也是官场社交的正常游戏规则。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带着十二符咒穿越星穹铁道 开局拿下主角祖宗,女主后悔了? 天命卡牌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回到2008当金融大鳄鱼 大帝林鸣传 我倒要看看这魔王有多勇 科研大佬穿七零,炮灰女配逆袭 从睡仙到道尊 篮球之巅从大学到联盟第一人 我在南安骗婚的那点事 寸心重生后,杨戬倒追她 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 我的26岁养猪生涯智造西游大计 什么?地道气运之子是我? 盗墓迷城之天一雄风 攻略什么的我超在行【快穿】 纯属胡说八道 大道源珠 诸子纪元:重生程序员的修真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