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苏轼的奏议送达朝廷后,宋神宗看过之后,竟当即下诏即日召见。
据说神宗看到苏轼的奏议,若有所悟地颔首说,原来有很多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看了苏轼上奏的奏疏后,一切都释然了。
所以,才决定即日召见。
见到苏轼(三十四岁),二十一岁的宋神宗劈头盖脸就问: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能有助于朕的宏图大业(疑似急性子)呢?
苏轼故作谦虚地推辞再三之后,“只得”斗胆上奏说:微臣私下里认为,陛下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陛下安静以待物来,然后再应对之。
神宗竟竦然接受道:爱卿所言,朕一定详思之!
这次皇上在便殿里的召对,使苏轼初步知道了神宗皇帝的心思。但凡在馆阁里任职的臣僚,都应当替皇上认真考虑治乱问题,指陈为政的得失,不要有所隐瞒——至少苏轼是这样认为的。自那以后,苏轼每见其他的同僚,都会绘声绘色地把陛下的话原封不动地正告给他的同僚。
短时间内,苏轼上了《议学校贡举状》后,又一鼓作气地上了《议买浙灯状》与《上神宗皇帝书》。
平心而论,多才得苏轼在熙宁初年写的有关新法的这几份奏议都颇有文采,甚至可以说,正因为苏轼奏议的文采斐然,在朝堂上下才会给王安石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作为直接给皇上看的文章,奏议一般要求开门见山,别他奶奶在那儿给皇上兜什么圈子。苏轼的《议学校贡举状》正是如此,一上来就指出自己是在顺应朝廷的召唤,然后再开始铺陈下文。
值得玩味的是,他首先来了一段“夫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
那意思就是在表白:陛下您看,我可不是反对变革,风俗之变,法制随之嘛。
但接下来就话锋一转:不过,变革嘛咱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对不对?
自古道: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所以,我苏轼觉得“今之学校,特可因循旧制,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
在整个《议学校贡举状》中,苏轼既不正面否定变法者王安石,又不动声色地拔高了自己持有的异议,行文可谓是技巧娴熟。
不仅如此,在最为重要的《上神宗皇帝书》中,苏轼提出“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表面上是为了赵宋江山着想,骨子里还是在变相地抨击当下的变法。
《上神宗皇帝书》中提道:“夫陛下之所以创此司(三司条例)者,不过以兴利除害也。”但接下来话锋一转,又搬出了祖宗家法:“事若不由中书,则是乱世之法……此司之设,无乃冗长而无名。”
宋代历来讲究祖宗家法,苏轼就处处紧扣祖宗家法。我国的封建意识形态一向讲究厚古薄今,苏轼就旁征博引有宋以来的三代之治,依着“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一层层延宕开来,所以说这八千余字的《上神宗皇帝书》写得富有说服力,一度成为了后世所有奏议文的学习典范。
苏轼虽然耿直,却也并不莽撞。
毕竟自幼饱读诗书,又有父母的悉心教导,在礼数方面那也是拿捏得死死的。
在家丁忧了两年多,归来已是熙宁三年(1069),正是年轻的神宗皇帝踌躇满志的时候。苏轼自知很多情况都要熟悉,且不可冒失,于是他一边按部就班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又一边默默关心着朝廷事务。
就这样过了一年,苏轼都没发出什么动静。
其实这一年发生了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
宋神宗采纳了王安石全面改革的方案,从年初开始就强力推行变法,朝中大臣一片哗然,支持声、反对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苏轼因为官位低,对情况了解不深,没敢轻易开腔。神宗皇帝到底是什么性格,对待意见建议会是什么态度,这些都需要假以时日去观察,岂能鲁莽行事(说明苏轼一点都不傻)?
要说苏轼对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没有自己的观点,那也绝不可能。
他只是认为还没有到开口的时候,不能为了凑热闹而发声,要发声时必须言之有物,也必须用恰当的方式发声。
深入观察了一年之后,苏轼对新法已经有了明确的立场和主张,至少打好了《上神宗皇帝书》的腹稿,但他没有写出来,而是借用一件小事“投石问路”——递上了《谏买浙灯状》。
元宵佳节皇宫要在民间采购灯笼,实在是不足挂齿的小事,皇帝纳谏或不纳谏,都无伤大雅。在这里苏轼埋下了伏笔:如果皇帝纳此谏,那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禀报。如果皇上不纳此谏,那也犯不着再说什么,甘愿受罚罢了。
买浙灯之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至少在苏轼眼里,它涉及皇帝失民心还是得民心的所谓原则性问题,绝对值得一奏。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此事的背景:
熙宁四年(1071)的元宵节,神宗皇帝想张灯结彩好好庆贺一下,便下令当时最好的苏浙花灯禁止交易,全部低价卖给皇家。
苏轼认为,皇帝从自身角度考虑,为了过节观赏一下就花费那么多钱,未免太浪费了!——皇家也要崇尚节俭。
而神宗却认为,扎个纸灯笼成本也不值几个钱。
这也说明神宗皇帝从小在皇宫大院长大,年纪轻轻的(要知道,苏轼此时已经三十四岁了)考虑问题可能还不周全,他不知道扎浙灯的都是些穷苦的手艺人,灯笼是他们全家人的命脉与口粮,人家大老远地给送到京城来卖,成本除了材料钱、手工钱,还有运费、贷款的利钱等等。往年都是自由交易,价格还能卖得高些,现在只允许卖给皇家,还是低价收购,那是要亏本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寸心重生后,杨戬倒追她 攻略什么的我超在行【快穿】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大帝林鸣传 我倒要看看这魔王有多勇 带着十二符咒穿越星穹铁道 篮球之巅从大学到联盟第一人 天命卡牌 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 回到2008当金融大鳄鱼 我在南安骗婚的那点事 什么?地道气运之子是我? 纯属胡说八道 盗墓迷城之天一雄风 大道源珠 从睡仙到道尊 科研大佬穿七零,炮灰女配逆袭 诸子纪元:重生程序员的修真征途 我的26岁养猪生涯智造西游大计 开局拿下主角祖宗,女主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