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8小说网

U8小说网>苏眉山是苏轼吗 > 第31章 王安石变法前后的政治背景(第1页)

第31章 王安石变法前后的政治背景(第1页)

中国历史上曾有四次变法:商鞅变法、王莽新政、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这四大变法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改革,但均因历史或现实的原因而失败,其中以法家思想变法的商鞅较为成功。王安石这个人对于商鞅还是极为推崇的,他甚至写过《商鞅》这首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商鞅》)这首诗不仅高度评价了商鞅的变法成就,还表达了他对商鞅取信于民和坚决镇压复辟势力的赞赏。

若站到今天的历史角度再来回顾这场千年前的社会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宗旨其实就是致力于解决宋朝当时的“三冗”问题。

为此,王安石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手段,目的就是精简人事、精简费用、增加国家的收入,同时还不会增加人民的负担。

那么,北宋王朝发展到了神宗时期,已经到了怎样的地步了呢?

北宋初年,最高统治者由于对土地兼并采取“不抑兼并”态度,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和豪强地主。由于地主阶层普遍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到了北宋的中后期,竟有十之七八的土地收不到税。地方州县的下层官员不敢举发豪族,对中小层农民却是巧立名目、加剧盘剥,以增加收入。如此一来,就只能在那些无法避税的农民身上一层接一层的剥削了。

加之北宋与西夏和辽国连年发生多次战争,有限的土地还不断遭到外族的蚕食。

照理说,北宋人口这么多,经济又算是发达,应当是税收越来越可观才是,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

当时的国家财政主要收入是田亩征收赋税,朝廷派人直接到地方去督导收税,大部分上缴到朝廷,留给地方州县不过十分之一二。可是北宋开国以后,豪族地主渐渐兼并土地,甚至刻意隐瞒土地,并千方百计地逃税,这种现象到了中后期愈演愈烈。

当时的朝廷内部,改革派与守旧派们的斗争也日趋激烈。

加之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以集中皇权,比如,宰相职位一般由多人担任,同时还设定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官职也不断增加,导致北宋机构臃肿。同时,由于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恩荫制,一个官僚一生当中可以推荐数十个亲属来当官。

北宋的行政系统里组织重叠、冗员充斥的情况,是历代之最。

有许多人名义上是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机关里的官员,实际上却完全没有职权。又有许多表面上属于打杂的职位,名称看起来极不起眼,却是真正有实权的人。

北宋时期还大兴科举,参加科举应试的人数急剧增加,考取进士人数也相应地增加。

朝廷里又设立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等,大量选拔文学之士进入,称之为学士或大学士,在国家有大事时参与讨论,或是从事讲学、着述。

宋朝的官吏数量因而十分庞大,并且在中后期直线上升,原本开国时宫中的官员人数不过数百人,宋仁宗时已经达到两万四千人。北宋官员的薪资之多又是中国历代王朝之中最优厚的,据考证比清朝起码高出一倍。因而行政费用渐渐成为天文数字,成了朝廷另一项压力山大的负担。

当时的北宋朝廷为了防范武将,甚至实行更戍法——频繁地调动武将,导致“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并设立不同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由于军队涣散,指挥效率和战斗力较低,导致北宋在与辽国和西夏的斗争中常常失败。

宋太祖时,军队人数不过37万人,经过七八十年,到宋仁宗时竟增加了三倍多,达到125万人。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从宋太宗起,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北宋在历次镇压农民的过程中,渐渐把吸收农民到军队里当作国家政策。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只得招收流民入军,军队数量有所增加。灾荒年还得再招募一些流民进入到军队中去,不仅军队战斗力下降,军费还相应地增加。北宋不只是笼络造反的农民,对于皇室贵族、外戚、勋旧及知识分子,也是极力笼络,尽量安插。

这些现象,分别叫做“冗官”、“冗兵”、“冗费”。

冗官,冗兵、冗费等问题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不仅如此,北宋政府每年还要给西夏和辽国拨付“岁币”,与此同时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因而又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总之,由于有冗兵、冗官、冗费等“三冗”问题,北宋的国家财政负担越来越严重,而收入却越来越少,到宋真宗时已经捉襟见肘,到第四代宋仁宗时赤字就更严重了。

宋神宗继任后,如果想要挺直腰杆,想要转变对辽国及西夏的策略,必须要先解决国家迫在眉睫的困境,因而只有寻求变法。结合汉武帝当年曾用桑弘羊实施均输、平准之法,并且也颇有成效。宋神宗也必须找到一个人来帮他增加税收、裁汰冗员,强化国防,于是选中了王安石。

王安石成长于民间,也算是“知屋漏者在宇下”,他深知国家的弊病,于是就想对症下药。

宋朝养兵太多,他就提出全国皆兵,凡是身体好的人都有当兵的义务,平时加强训练,有战事时,这些人就可以征调出来作战。官员效率低下,他就提高吏员的地位和俸禄,吏员有了足够的薪水,就会减少违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手头攥着这些个高大上的举措,于是乎就有了王安石的上位。

熙宁元年(1068)时,新即位的小皇帝宋神宗问王安石道:当今社会的治国之道,爱卿你认为什么是重中之重?

王安石答道:“以择术为始。”

也就是说,我们要找到治理国家的霹雳手段。当然了,这与如今“弃术近道”的观点截然相反,可能王安石同志觉得当时的儒家大道已经无法约束社会的进程了,必须得靠一点权术来刮骨疗毒才能以奏效。

到了熙宁二年,宋神宗又问王安石道:不知爱卿心中的变革之术,以何为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带着十二符咒穿越星穹铁道  天命卡牌  诸子纪元:重生程序员的修真征途  盗墓迷城之天一雄风  纯属胡说八道  篮球之巅从大学到联盟第一人  我的26岁养猪生涯智造西游大计  攻略什么的我超在行【快穿】  科研大佬穿七零,炮灰女配逆袭  大道源珠  从睡仙到道尊  大帝林鸣传  什么?地道气运之子是我?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回到2008当金融大鳄鱼  我倒要看看这魔王有多勇  开局拿下主角祖宗,女主后悔了?  寸心重生后,杨戬倒追她  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  我在南安骗婚的那点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