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杭州“茶乡第一村”——龙井村,因盛产顶级西湖龙井茶而闻名于世。
该村东临西子湖,西依五云山,南靠滔滔东逝的钱塘江水,北抵插入云端的南北高峰,四周群山叠翠,云雾环绕,犹如一颗镶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宝石。
龙井之南为九溪,其西部为十八涧,一路向前可达月轮山。“月轮”这一颇具诗意的山名,曾引起许多文人的咏叹,也产生了不少传说故事。
月轮山是眺揽钱江美景的最好去处,站在山巅,极目南望,感受到的是湿爽怡人的习习江风,映入眼帘的是由古塔、大桥和滔滔江水构成的别具雄浑情韵的壮丽图画,使人心胸宽朗,神思如翔。
耐人寻味的是,六和塔与钱塘江大桥这对一古一今,一横一竖,风格完全不同,照理应该是很不和谐的搭配,却在这里完美无缺地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合在了一起,不由让人感叹造物的神奇。
月轮山又是杭州金鱼的发祥地。
大家知道,中国是金鱼的原产地,杭州又是中国金鱼的故乡。
那么,杭州金鱼的发祥地又在哪里呢?
后世有人根据苏轼的诗句“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余。”(《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断定杭州金鱼的发祥地也许就在西湖南岸的净慈寺、兴教寺一带,就在月轮山腰的水池之中。
俗话说,“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在月轮山上,有一座六和塔,六和塔原是开宝年间的知觉禅师为了震慑江潮里的“河妖”而修建,此塔高九级,三十余丈,宋时夜间出海的海船皆靠着此塔辨别方向。
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其名称之由来,或谓取诸佛教典籍中的“六和敬”之和有六义: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这天,苏轼与职方员外郎张吉甫同游六和寺。此次苏轼陪同张吉甫同游,是为张职方送行的,因为老张要到七闽之地去出任漕运官了。
职方古指职掌方面之官,为尚书省兵部职方司的副长官,与郎中共掌天下地图、城隍、镇戍、烽候等事。
而“七闽”根据《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管着天下的地图,从而辨别自己国土上的各种都邑,以及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等地方,所以说“七闽”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省和广东潮汕地区的闽人,因分为七部,故称之。
说到“漕运”,我们有必要为现在年轻的新生代们普及一下了:
古时车运称“转”,水运称“漕”。
漕运的通渠积谷功能,漕运是北宋经济的生命线,主要由运河和长江两大河流组成,经过精心设计,这些航道得以充分利用,它推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国家的兴盛统一。
宋廷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力推动和支持粮食贸易。朝廷设立的“粮仓”、“河道船闸”以及其他基础设施为保障漕运提供了必要条件,它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效的运输方式之一。
此外,古代运河的发展其实与漕运息息相关,大运河最大的作用就是漕运,狭义上的漕运就是指利用水路来运输粮食的一种方式。由于通过大运河进行的货运总量比长江流域还要多,所以许多货物都可以跨越黄河而进入更遥远的北方市场,这使得宋帝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交通枢纽。
漕运对北宋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历史的发展,漕运运输的商品不只局限于粮食,茶叶、食盐等各种商品均有。它不仅帮助商人和农民获得大量贸易机会,也使北宋王朝在海运上取得成功。
北宋时期开封附近河流系统十分发达,在此基础上北宋开凿了四条漕运线路——汴河线、蔡河线、金水线、广济线,流贯城内,以通各地漕运,合称漕运四渠,形成了以东京开封府为中心的水运交通网。
因此,漕运是宋朝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础之一。
汴梁自身并非一个富庶地区,北宋王朝只是企图利用发达的漕运使他们的都城更接近于富庶地区,补给京师之所需。漕运不仅能够养起北宋一朝君臣,还能养起守护汴梁的几十万禁军。汴梁之所以能够成为北宋的都城,根本的原因在于汴梁处于“四达之会”,使其能够有效地控制富庶的长江下游三角洲和太湖地区。
因此,汴梁在五代与北宋时期能够作为都城受到重视,并一度繁荣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与漕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刚把张吉甫人送走,就收到了弟弟苏辙的来信。
信上说,哥哥,上次我们去过的陈州开元寺,由于寺里的柳湖长年干涸,殿下的那株山茶树虽然长得枝繁叶茂,可好多年都不曾开花了。
上次哥哥到陈州时没有看到山茶花,还每每以此为憾。如今我们这里的柳湖忽然间蓄满了水,那株山茶竟然就开满了花。
给哥哥报告了这件奇事,苏辙还照例叙述了兄弟俩的一些别后思念之语。
四月初四,王闰之为苏轼生下了第三个儿子。
这个男婴生下来就活力十足,颇为健壮好养,苏轼给他起一小名叫似叔,这就是日后那个表字叔党、自号“斜川居士”的苏过。
苏过的童年是极为艰辛的,多是随父亲的游宦生涯在频繁的迁徙中度过的。在随侍父亲的过程中,时常与苏轼进行诗词唱和,受父亲的影响最大,因此在其兄弟三人中,属苏过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小东坡”。
江南一带的蚕老麦黄之际,这时候家中添了男丁,苏轼的心情非常欣慰。
但这种欣慰却又是极为短暂的,因为在杭任职以来,苏轼不是来杭州过自己的小生活的,他见到当地百姓一直受着水旱蝗灾的严重侵害,而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却如泥塑木雕的神像一般,受着百姓供养,却对造成夏收时节男废耕、女废织的水涝灾情毫不关心。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从睡仙到道尊 纯属胡说八道 寸心重生后,杨戬倒追她 天命卡牌 什么?地道气运之子是我? 科研大佬穿七零,炮灰女配逆袭 篮球之巅从大学到联盟第一人 我的26岁养猪生涯智造西游大计 带着十二符咒穿越星穹铁道 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 我倒要看看这魔王有多勇 回到2008当金融大鳄鱼 攻略什么的我超在行【快穿】 开局拿下主角祖宗,女主后悔了?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诸子纪元:重生程序员的修真征途 我在南安骗婚的那点事 盗墓迷城之天一雄风 大帝林鸣传 大道源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