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平辈之间,相互而称。下对上,卑对尊可以称字(凭关系亲疏而定),但绝对不能称名。
古人名来自父母,至弱冠则自行取字。
取字常见的方法:
一、同义:名、字意义相同。
如:诸葛亮,字孔明。
杜甫,字子美(“甫”为男子美称)。
秦观,字“子游”,陆游,字“务观”,“观”和“游”,文意相通。(话说你俩咋不组团说相声呢?)
二、反义:即表字和名意思相反,一般用作互补。
如:韩愈,字“退之”,“愈”乃逾越,过之则退,是谦逊自知的表现。
朱熹(火亮),字元晦。
晏殊,字同叔。
三、连义推想:即表字是名字意义的诠释或延伸。
如:包拯,字希仁。
富弼,字彦国(“弼”有辅佐君王之意,彦指贤才)。
岳飞,字鹏举。
以上只是常见的取字法。当然,名和字也可能没有关系,凡事都有例外,更不用说这不是定律,所以不必太过刻意去关联两者。
最后提一下“讳”的问题
天子之名须避讳,同音字不能说,本字更不能出现在任何文本中。如果兄弟名字中有和皇帝同字的,须改,但皇帝未登位时并无碍,因此皇子幼时取名多不考虑这些,兄弟的名字中有一样的字很常见,比如宋太|祖赵匡胤,两个弟弟分别名为赵匡义、赵匡美,□□登位后则改名赵光义、赵光美,后二弟光义即位(即宋太宗),三弟又更名赵廷美。当然也有皇帝登位后自己改名的,像李后主,原名李从嘉,兄弟都是“从”字辈,后主登位即更名“李煜”。
另外就是子避父名。说话时不能说与父亲的名读音相同的字,向他人介绍父名时,要在前加“讳”字,避父讳与避讳皇帝的名一样重要。就算在科考中遇到这样的情况,也须换字使用,否则就是大不敬,一旦发现即被除名。
第8章礼仪
跪拜:从表达礼敬到自示卑贱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跪礼的涵义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嬗变。唐宋之前,中国是没有椅子的,只有一种叫做“胡床”的坐具,是贵族才使用的奢侈品。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我们现在熟悉的高型坐具,如交椅、靠背椅、高凳等,都是在宋代才开始普及开来的。唐代时虽然已出现椅子,但应用不广,只限于贵族与士大夫家庭。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她的解药娇软可欺 【高H】霸气回肠江南春 玻璃渣 《他很动人》 末世之我遇见了小貔貅 青春废物美少女不会爱上刻薄小学弟 一匣香 算计(h) 她似夜色(1v1 双c) ?最强做爱兵器 以呈哥哥(骨科h) 宫闱里那些破事 风月大陆【完结版】 莫回首 魔尊风流之后宫 我宠着你呀 星光冕 帝宠 他蓄谋已久(1V1) 快穿之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