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童瞳心虚地看看四周,再看看边城,这人脸上正经得很,不像开玩笑,他摆摆手:“大庭广众地……人还以为我残了。”
“那一会我开车吧,你歇会儿。”
“行。”
童瞳指着路,带边城去了先锋书店,标志性的大黑十字架上写着“大地上的异乡者”,童瞳说:“我很喜欢这句话,也一直都很喜欢异乡人这三个字。”
“什么是异乡人?”边城问。
“我觉得吧……在外面漂泊的人,最后故乡成了异乡的那些人。”童瞳想了想。
“你是吗?”
童瞳沉默了会,点了点头:“有时候我觉得我是。”
“为什么是有时候?”边城又问。
“那几年,就是,一直没有回宜江的那几年,我都觉得我是。”
“现在呢?”边城看着童瞳的眼睛。
“我不知道,好像是,又好像不是了。”童瞳坦白:“我说不清楚。”
“南京待的久了,也不是没有感情,有时候觉得两边都是故乡。"他想了想又说。
地库里的书店很凉爽,沿着缓坡向上,书店中间的休息区正在举办一个小型座谈会,在讲历年来获奖的奥斯卡纪录片。
童瞳和边城站在人群后,听了会,边城碰碰他胳膊:“你的专业哎。”
童瞳轻声说:“嘘—我才一个新人。”
主讲人看起来像一个教授或学者,他讲到了《花边国王》、《伍德斯托克》,又讲了当年引起巨大媒体舆论的《寻找小糖人》,他说:“当年马利克·本德让劳尔拍这片子的时候经费非常紧张,影片的后半部分基本是用手机拍完的,但完全不影响它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说明什么,说明对纪录片来说,想法和意义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表现手法,我最近发现一部系列记录短片这方面做得很好,国内的,名字叫《吟唱者》,大家可以去视频平台上搜一下,据说这个团队的经费也是捉襟见肘,摄制组一共才五六个人,但做出来的片子质量非常高。”
骤然听到《吟唱者》的名字,童瞳楞了下,边城却攥紧了他胳膊,明显比他还要兴奋。
底下有同学举手:“老师,您说的这个片子我看过,最近才知道,一口气刷完了12集,真的非常感动,拍得很质朴,但就是很感动。”
又有同学说:“这片子的导演是沈沉,是拿过国际大奖的,他不是玩技术那类,就是很走心,之前拿奖那片子也是,拍了十年,都把我看哭了。”
中间的主讲老师连连点头:“我很赞同大家的观点,做社会人文类的纪录片要祛除那些花哨的东西,要有这个意识,技术和表现手法的东西需要懂,但懂了之后要把它抛弃掉,要走心,对纪录片来说,真诚比什么都重要。”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的女友是神灯精灵 杀进混沌,只为生存 别再野了 七零旺夫小媳妇 我的病弱夫君是天道 白仙与黑月 灯火阑珊(GL) 前男友走红后找我组cp (三国同人)在三国种棵科技树 军婚甜如蜜,我在八零靠娃成团宠 世界唯一的我 创造之时与毁灭之分 周一有奇 光与闇的诗篇—啟航 回忆典当舖 天使的恋人 离家庄 重回年少抱抱他!+番外 海洋与侯鸟 七零年代亿万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