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8小说网

U8小说网>大宋网红苏眉山人是谁 > 第66章 杭州通判的赈济之行(第1页)

第66章 杭州通判的赈济之行(第1页)

知州陈襄有个弟弟,叫陈章,绍圣中曾以左朝议大夫知临邛,为官所到之处,“茂着廉明,士民皆服”。

这几天,从知州陈襄那里得知陈章生了个儿子,作为其哥哥的同事兼搭档,苏轼还是作诗予以庆贺。

过了些时,苏轼还在新城县(今富阳新登镇)会晤了晁补之,两人唱和了诗词。

吴兴县词人张先(字子野),苏轼任杭州通判时,老张已经八十五岁了,不仅家中蓄有声妓,还传出消息他欲买妾。

于是,苏轼赠其诗云:“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张先这个人,提到他总让人一下子就会联想起白居易,一是两人都较为长寿,二是都在年迈之际蓄有妓妾。这两个人中,白居易是苏轼的偶像,而张先则是苏轼的诗友兼知己。

面对苏轼的调侃,老张倒也不恼,还煞有介事地和了苏轼的诗: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

张先的这两句毫无虚伪做作的性情之语,竟被苏轼所由衷地激赏。

十月间,杭州一所寺院里的牡丹开了数朵,爱好牡丹的陈襄兴余做了四首小诗,苏轼煞有介事地唱和了七绝四首。

要说诗词唱和,这也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不平常之处在于,苏轼的和诗里又有几处被指摘为讥讽朝廷的词句。比如“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一》)被指为讥讽当时的执政大臣,以比化工但欲出新意擘画,令小民不得暂闲也。

“谁信诗能回造化,直教霜卉放春妍。”(同上)这种做法,苏轼也认为是不合时宜的。

也就是说,这种做法完全是违背了自然规律的,是注定失败的。

还有词句用“雪霜羞”反衬牡丹盛极一时,然而,这只不过是造物主意欲“呈新巧”的做法而已,言下之意,变法无非是为了哗从取宠,想弄点新花样而已。毕竟,这初冬的牡丹花不是正常开放的,已经是违背了自然的规律。

当然,苏轼这里表面是说花,实际上是隐喻王安石的变法。只是,诗中委婉地告诉了大家,新法是一件让春花冬放的荒唐事,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这几天,天竺的灵山寺里给苏轼捎信过来,说海月禅师圆寂了。

其实,在海月禅师卧病在床之际,就已派人到山下来请苏轼上山,但苏轼正值公务繁忙,抽不出时间前往。

当时海月禅师曾留下遗言,一定要等到苏轼上山后,自己的遗体才能下葬。

一方面是出家之人对于苏轼这样的官家身份极为看重,另一方面更是对苏轼真心的推崇与无与伦比的友情。

在苏轼毕生交往的僧人中,海月禅师惠辨是一位能超脱于凡俗之间的高僧。

我们前面提到过,作为都僧正的惠辨,就是处理一些寺院里的财务、案件、文书以及迎来送往等事的僧人,类似于今天的寺院办公室主任,说白了,就是在和尚中的情商较高者。

惠辨原是杭州天竺灵山寺明智大师祖韶的两个弟子之一,另一为辩才禅师元净。听说海月禅师惠辨事先毫无征兆,早晨起来从容地洗漱之后,还一一拜谢了众僧,然后就趺坐而寂。

惠辨的故去,令苏轼非常难过。

想起了二人曾经在一起相对而坐的时光,“今夜生公讲堂月,满庭依旧冷如霜。”(《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其一》)同时,苏轼再遇到诸多因难解问题而烦恼之时,“欲访浮云起灭因,无缘却见梦中身。”(同上)再也不能去寺院里拜访海月禅师,再也不能在淡然对坐中,随便听上海月禅师的几句话,使心中的郁结顷刻间烟消云散了。

办完了海月禅师的后事,苏轼在西湖周边游览之时,从一位砍柴的樵夫手里收到一幅《春山》横轴,画很有格调,画上的题诗更是超凡脱俗。

当时,苏轼感到很奇怪,到底是何人所作,况且一位素不相识之人为何要送给自己这样的画作。

于是,苏轼便四处向西湖边上的高僧们打听,作画者到底是何人?结果,有僧人看到画作后,竟认出是李颀秀才所作。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寸心重生后,杨戬倒追她  带着十二符咒穿越星穹铁道  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  开局拿下主角祖宗,女主后悔了?  从睡仙到道尊  我的26岁养猪生涯智造西游大计  回到2008当金融大鳄鱼  盗墓迷城之天一雄风  纯属胡说八道  诸子纪元:重生程序员的修真征途  天命卡牌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大帝林鸣传  科研大佬穿七零,炮灰女配逆袭  我在南安骗婚的那点事  大道源珠  攻略什么的我超在行【快穿】  什么?地道气运之子是我?  篮球之巅从大学到联盟第一人  我倒要看看这魔王有多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